中国报道讯(温飞宇 范芯 报道)在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南湖村委妇女主任谭毓红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再次前往南湖村采访,探寻60年前的乡愁,重拾移民文化精髓,重新链上心灵之根,让乡愁得到慰藉。
在南湖村委南坑村采访时,78岁高寿的肖王信老人对我说:“我们的祖辈在河源居住时的村就叫南坑村,后来移民到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为了不忘记河源根脉就把现在居住的地方也叫南坑村。南坑村有一幅流传很久的对联写到‘南山寿永,坑水源长’。”
肖王信老人还告诉我们,村里一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就是南坑村的坑水中出现过双鱼共游的祥瑞之景。
在南湖村委妇女主任谭毓红(左三)的带领下在村民肖王信(左二)家里采访
原来相传在河源的南坑村,有一坑清水。只是开始时,这坑水并不平静秀丽,而是时不时会翻云滚浪。因为,水底有一只鲶鱼怪在呈凶显恶。只要这鲶鱼怪心情不好,它就翻云滚浪地来祸害四方乡邻。无奈的村民们请了修道人来降伏鲶鱼怪,可道人并不是鲶鱼怪的对手。于是,村民们只能妥协,每逢初一、十五就供奉鸡鸭鱼肉给鲶鱼怪吃。
时间长了,不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鲶鱼怪也越来越大胃口,它已经不满足于吃肉了。这只鲶鱼怪竟然想吃嫩如春花的少女了。村民们这下可慌了,谁家也不舍得把自己的闺女给鲶鱼怪吃啊!可眼看着离鲶鱼怪要少女的日期越来越近了,村民们集体决定含泪离开家乡,去远离鲶鱼怪的他乡生活。
正在家家户户都愁眉不展,泪水涟涟时。有眼尖的人突然发现,天空出现了两朵五彩的祥云,直奔坑水而去。随后,就听得坑水之处有了惊天动的打斗声。村民在家里紧闭门窗,不停地祈祷。猛然间,只听到一声巨响,然后就恢复了平静。
等了一天一夜的村民,发现窗外异常的清亮,打开门窗,一股股幽香扑面而来。室外正是春暖花之时,村民扶老携幼地走出家门,看到他们的庄稼长得绿油油的,花开得热烈烈的。走到坑水边,曾经黑浊的坑水也变得若镜样美好。
突然,有个小女孩指着水,用稚嫩的声音说:“快看啊,好漂亮的金鱼啊”。
大人们顺着孩子的小手向水里望去,一黄一红两尾金鱼在水里优美的游来游去,一股股仙气萦绕在水面。当两尾金鱼面对村民们视线时,其中黄色的金鱼口吐人言:“乡亲们,我们是观音菩萨莲池里的金鱼,自幼听观音菩萨讲经,日积月累下我们就有了慈悲的修为。观音菩萨那日路过这里发现浊气很重,故让我们前来铲除作恶的鲶鱼怪。如今,鲶鱼怪已经被我们给彻底消灭了,乡亲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生活了。
南坑村的坑水有了慈悲的佑护,福泽乡亲。而南坑村南面的山脉呢,据说有棵寿星老人亲手种下的松树,虽然在一次次的风雨变化里松树的肉身没了,可是满山树木都是郁郁葱葱。又因自古就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说,所以,南坑村人一代代就流传下了这幅“南山寿永,坑水源长”的对联。
虽然,如今的南坑村为了新丰江建设离开了河源家乡,但家乡坑水的那脉慈悲与福泽一直在南坑村一代代人身上复制成长。如今,眼前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彰显南湖村委南坑村人摆脱了贫困,并且使河源客家文化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也过上了越来越有品位的客家生活。
责任编辑:黄磊刚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