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五届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陈国凯,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季泓,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戎卫东,贵州省博览事务局副局长、中国贸促会贵州分会副会长刘寄萍出席发布会。
季泓表示,由国务院批准,并由商务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将于9月9日与贵阳举行。在前四届酒博会的成功经验下,酒博会作为“对外开放”“经贸合作”“行业交流”“产业培育”等平台的作用正在逐年加强,对中国酒行业和贵州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日益明显。
酒博会,不仅仅有酒
季泓说,第五届酒博会将继续努力向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经过多渠道广泛对接,目前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酒业有意向参展,已邀请到境外(含港澳)参展企业400余家。国内已有300余家酒类企业报名参展。已确定参会采购企业10000家,共同参加这一酒类行业的顶尖盛会。
季泓介绍,本届酒博会将设置7个展馆,分别为世界名酒馆、境外馆、省区综合馆、境内外综合馆、酒类综合馆及酒类与衍生品综合馆,展馆总面积将达72000平方米。本届酒博会将设置国际标准展位3000个,组织参展商2000家,其中境外参展商1000家左右,并组织参展参会专业采购商20000人。
据了解,始创于1999年的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评选赛事及颁奖典礼也将在酒博会同期亮相贵阳。白酒作为世界六大烈性酒之一,深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本届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移师贵阳也代表着酒博会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
为充分发挥好酒博会经贸交流平台作用,围绕贵州省“五个100工程”“五张名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四个一体化”,酒博会精心筛选了经济效益好、投资吸引力强的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通过政府网站及各种信息平台对外发布,积极推动达成区域合作共识,争取在酒类贸易合作和商品成交、签订投资贸易合作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时,酒博会期间召开的国际多边投资论坛也将为多边投资贸易提供对接交流平台。
市场化运作建立长效机制
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本届展会的协办单位,是酒博会专业化进程上的一大步。同时,本届酒博会还将聘请专业咨询策划公司对相关主体活动进行具体策划,使酒博会能够更被专业人士所认可。
此外,本届酒博会将展位招商、场馆销售运营、商业广告等交由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专业会展公司运作。
季泓介绍,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境内外客商,组委会已经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场等部门按照参展企业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展品境外运输、报关、通关、检验检疫等服务方案,建立了商品通关物流绿色通道。而本届酒博会也将为国外参展企业提供展品的上门提货、国际运输、进境报关、进境报检、国内仓储、出库配送至展馆、留购寄售等“厂门到展门”的服务,确保展会展品物流安全,通关通畅。
2011年8月,首届酒博会在贵阳举行,来自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68家境外酒类企业参展参会。自此以来,每一届酒博会无论是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规模,还是签订的投资贸易合同金额上,均呈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
酒类贸易合同签订数量的逐年增加,也促进了整个酒行业产业链的投资和贸易的发展。据了解,前四届酒博会集中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分别为1188亿元、1578亿元、1777亿元、2020亿元。
责任编辑:张婧丹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