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

发布时间:2019-05-10 19:30: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通讯员:林丹贤 粤水轩 报道)5月6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大会在南沙召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水利民生基础性工程。这条全长113公里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走向是如何确定的,建设中可能面临哪些技术难点,施工方又将采用怎样的创新工艺或材料加以克服解决,建成后将会实现怎样的社会效益……在工程开工之际,记者带着这些热点问题,向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设计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营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为您揭开这项超级工程背后的种种奥秘。

调水规模:每年可从西江调水17.08亿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佛山顺德江段鲤鱼洲,经广州南沙区新建的高新沙水库,向东至东莞市松木山水库、深圳市罗田水库、公明水库。输水线路总长度113.2公里,其中干线工程长90.3公里,深圳分干线工程11.9公里、东莞分干线工程3.6公里、南沙支线工程7.4公里。工程受水区人口近3000万,总投资约354亿元,总工期60个月。

负责该工程设计工作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严振瑞告诉记者,该工程不仅可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还将改变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单一供水水源现状,实现东江、西江双水源、双保障,供水保证率大大提高。

同时,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也将大大改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灿阳介绍说,该工程将为广州南沙、东莞、深圳三大受水区每年分别引入5.31亿立方米、3.3亿立方米、8.47亿立方米的西江水。通过西江、东江水源互补、丰枯调剂,退还东江流域及沿线城市被挤占的生态用水,可以进一步增加东江的生态流量,缓解或降低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

输水方式:管道运输从地下40-60米“流过”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需要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以及珠江出海口狮子洋,严振瑞告诉记者,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对沿线土地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他们选择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工程设计的全过程,采用深层输水方案,这比传统明渠输水方式,节约近90%的土地,严振瑞介绍说。工程全线采用深埋盾构管道方式,在纵深平均40-60米的地下空间建造输水管道,最大程度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

为解决工程建后管理问题,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由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深圳、东莞三市政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共同组建的项目公司——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已组建完成,该公司将负责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

“考虑到以后运行管理,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融入设计工作,以实现长距离大型输水工程‘统一调度、无人值班、智能巡查、智慧供水’,全力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严振瑞指出,生态智慧水利工程,将助力提升供水保证率,使供水更安全、更可靠。

技术难点:跨海盾构施工难度全国罕见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从地下穿越珠江出海口狮子洋的跨海盾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咽喉工程,需要连续穿越2.4公里的狮子洋和1.5公里的沙湾水道。据介绍,这一过程均在水底下施工,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负责这一咽喉工程施工的是由中铁隧道局和粤水电组成的联合体,进行强强联合,开展联合攻关。

中铁隧道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部副总经理张磊指出,穿越狮子洋和沙湾水道这一区域,需要经过12条水下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层,由此可能带来各种风险,特别是高水压渗水可能引发的隐患,其施工难度在国内乃至世界盾构施工中实属罕见。

“输水管道需要承受巨大的外水压力和内水压力,这与地铁等其他隧道工程完全不同。”张磊表示。经过专家论证,拟将盾构隧洞结构设计为盾构管片和内衬结构两部分,形成分离式受力方式,即盾构管片用于抵抗外压、内衬结构用于抵抗内压。为抵抗超高的内水压力,盾构隧洞主要采用钢管作为内衬结构,钢管与管片间填充自密实混凝土,既能提高钢管抗外压稳定性能,也能分担一部分内水压力。

珠三角供水公司南沙营地揭牌

5月6日上午,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南沙营地揭牌仪式在广州南沙黄阁水厂举行。

记者了解到,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公司起初驻地设在粤海水务总部。2019年4月12日,公司集体从深圳搬到广州,并在南沙黄阁水厂内建立新营地。历时数月建设、完善后,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南沙营地正式启用。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