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绵竹“六大会战”精心打造“全域旅游”

发布时间:2019-05-14 09:34: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报道)自2016年12月起,四川绵竹市重大项目“六大会战”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已2年余,目前进度如何?有关工程何时完工?我们将持续报道“会战”战况!

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会战工作开展情况:

1、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2、全力以赴抓项目攻坚和创建攻坚

一、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1、拥抱大成都、融入大九寨、引领龙门山

按照绵竹市十三届二次全会《关于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定》,绵竹将打造四张旅游名片:

结合绵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结合未来“融入大成都,贯通大西北”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雏形,经分析绵竹全域旅游客源市场要立足于:

市场定位

▶成德绵本地客源市场

▶川渝客源市场

▶大九寨环线溢出市场

▶陕甘宁客源市场

专项细分市场产品导向

▶微度假:从过境型观光旅游地,到休闲式旅游目的地

▶慢休闲:塑造文化有温度、主题有创意、休闲有氛围的主题文化旅游地

▶潮运动:从山地森林到河流溪谷,从冰雪运动到低空飞行,释放激情与活力

▶乐生活:旅游产品生活化设计,关注家庭游、亲子游,强调生活化气息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攻坚和创建攻坚

1、打造年文化旅游度假区

年文化旅游度假区以文化引领,实现“文化+”,打造休闲、康养、度假、研学于一体的中国年文化一站式全景体验地,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示范项目。

整个度假区位于市区南侧、孝德镇北部,规划面积850公顷(12750亩)。

年文化小镇

核心区域年文化小镇是首期启动的年文化园建设项目。规划面积约300公顷(4500亩),西至成青公路,东至031乡道,北至连云港路,南至月季大道复线。

在年文化小镇项目中首先启动了年文化园,在项目中展示年文化,让年文化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

▲年主题文化园示意图

▲暖心绵竹夜游带

▲年文化风情体验街区

2、建设大九龙山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

大九龙山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以运动为牵引,带动康养休闲、生态观光、研学旅、家庭亲子游。项目将整合金花、九龙、遵道、汉旺、天池、清平等镇乡及周边的优良生态资源和山地资源,整体谋划、科学布局,主要打造九龙山低空飞行小镇、汉旺365体育运动生活新城、天府冰雪小镇、清平童话小镇等。

 

已建项目

在建项目

规划项目

1、靖庐湖

“靖庐·乐悠谷”将打造成以生态自然为基底,以教育培训为核心,集度假酒店群、禅医康体养生休闲娱乐、特色美食、团队拓展等为一体的亲子度假微目的地。

▲靖庐湖总体规划平面图

2、鸳鸯湖

“鸳鸯养生湾·度假聚落”将打造成大成都康养度假示范基地、乐活休闲度假大本营,养生度假核心体验地。

3、全力打造中国玫瑰谷

4、建设绿步道慢行系统

绿步道慢行系统串联景区景点,完善设施配套,建设交通接驳,主题化景观风貌,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实现城市休闲空间扩展、景城互动提升。

整个慢行系统共计600余公里,一、二、三级驿站共30余个,打造统一品牌“绵竹骑迹”。

今年,将启动建设九龙-汉旺-大天池-白云山50km的国家NTS登山步道和100KM的绿道建设

景城一体廊道廊带

景城一体廊道廊带以马尾河为依托,提升两岸景观风貌,通过串联南北两大湿地公园,打造具有滨水生态及景观的城市绿色生态岸线,扩展城市空间,提升景区活力,实现景城互动、相互提升。

今年,将争取完成从城北湿地公园到九龙花乡段建设。

5、构建绵竹旅游品牌营销体系

6、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的“双创”任务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统筹推进“双创”工作,力争明年7月“双创”成功。

三、实现五大目标、一大数据

1、五大目标

2、大数据

2018-2020年,全域旅游【创建期】,基础创建最具年味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定量目标

●到2020年,实现游客量达106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约160亿元。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约15%

重要任务

●机制体制优化建设

●5A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启动

●景区的休闲度假功能补充

●年文化旅游区业态优化提升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建设

产业带动

●国家乡村旅游示范区与农业、文创产业、玫瑰精油融合。

2021-2025年,全域旅游【成长期】,系统成长创建大九寨环线重要节点旅游城市环成都休闲度假目的地。

定量目标

●到2025年,实现游客量达1870万人次/年

●旅游总收入约410亿元。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约15.3%

主要任务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设

●机制体制优化完成

●景区的休闲度假功能补充

产业带动

●产业融合类项目建设完成

●新兴产业建设加速

2026-2030年,全域旅游【成熟期】,全面实现中国最具年味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定量目标

●到2030年,实现游客量达28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约860亿元。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约17.4%

主要任务

●全域旅游环线贯通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全面完成

●全域旅游项目业态提升及功能补充

●旅游品牌全面更新

产业带动

●旅游贡献率突出,且产效明显

●新兴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

中国报道·社会纵横 郭远乐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