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广州文化创意资源亮相国际文博会“广州馆”

发布时间:2019-05-16 17:52: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摄影:苏卓健 报道)5月16日至20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举行。在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广州市重点文化集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小文化企业集结参展,将在文博会“广州馆”集中展示广州市文化与科技、金融、商业、旅游、时尚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及新型文化产品,展现广州这座“老城市”,文化产业“新活力”的创新发展特点。

据介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州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并世代相传。目前,广州市非遗名录体系中已有10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83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包含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名,数量居全省首位。

在过去的十三年,广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认定、建档、研究、传播推广、弘扬、振兴等工作,并正在探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非遗在传承中得到创造性转化,让老树发新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走出一条非遗产业发展之路。

此外,广州博物馆群近年来在创意转化、资源配置上实现有效匹配和嫁接,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推动博物馆文创市场升级探索新路。在通过历史陈列的常设展览,向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展示广州千年历史的变迁轨迹的同时,也积极与国内外博物馆、团体机构合作,打造优质博物馆文创产品,以创新手法链接地域文化与博物馆IP,让底蕴深厚的博物馆携带更多时尚好玩的创意为更多年轻人所熟知喜爱。

近年来,广州博物馆积极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开发了几十款文创产品。如:仿19世纪广彩镂雕果篮及托盘,是以馆藏19世纪广彩镂雕果篮及托盘为原型仿制,仿德国迈森窑产品设计出的文博创意产品,产品体现了19世纪广州作为中西交流前沿地的时代背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按原件大小仿烧精美,装饰性强。还有广州博物馆定制移动电源采用了馆址镇海楼的形象,创作定制出新的文创IP移动电源,在产品的外饰面上刻画红墙绿瓦的镇海楼,以及郁郁葱葱的越秀山上,还绘有反映广州历史的古城墙以及市花木棉,既展现广州城市地域文化,又呼应了镇海楼红砂岩的建筑特色。

与此同时,近年来广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生物制药、显示技术等创新领域已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等领域的最新“广州智造”“广州创造”成果引人关注,本次文博会“广州馆”的文化企业区中,也充满了“黑科技”,将向大家展示广州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