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与公益同行,与爱同在——周大琦

发布时间:2019-05-20 15:05: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印睿 通讯员:橙子 报道)有些人就像启明星,引领着无数人渡过无边的黑夜,翻越绵延无际的山岭,抵达至阳光遍及之地。他们宛若从武侠世界走出来的侠士,怀抱一颗赤诚之心,救人于危难之中。周大琦,一个八年如一日行走在公益前线的侠女,她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看到,公益的真正魅力。

周大琦,湖南湘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省直企业支部委员,长沙市工商联合会委员,湖南众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涵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助力救灾,不辞辛劳

公益,是她一直以来的坚持。时刻奔走在公益的前线,是她生活的常态。

17年的洪灾,18年的冰灾,她带领自己公司的员工,24小时奔走在前线,行走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辛劳与疲惫在等待救助的人面前不值一提。她说:“在自己经济、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就总想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了救援灾区的民众,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救援的工具、物质、以及资金的捐助全部由自己的公司支出。

救援了多少的民众,援助了多少地区,周大琦没有计算过,她只是将这些忙碌的岁月定格成一张张照片,珍宝似的贴在家里的一面墙上。她说:“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落花的声音。”

周大琦不仅自己时刻为公益助力,也在努力的带动着自己身边的人参加公益活动。她的公司,为了应对中国各地的自然灾害,特地制定了一套正式且完整的程序来管理赈灾活动,可以在灾难发生后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决定。她想通过自己对公益的执着,感染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益的魅力。她一直相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关爱留守儿童,注重人格独立

关爱留守孩童,周大琦一直在践行。加入民主建国会,她和组织一起在贺龙中学为贫困孩童建立了两个班级,在其间她领养了两个孩子,一对一帮扶。在生活,学业上给予这些孩子经济上的援助,直到大学毕业。

对于周大琦来说,公益已然成为习惯。而对于被援助的人来说,她的施以援手,却是自己命运的转折。踏湖小学的一个小女孩,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长辈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只能落到这个小女孩的肩膀上。初中即将毕业的她,面对高额的生活费和学费,辍学仿佛是唯一的选择。而这个时候周大琦的一对一帮扶将这个小女孩的人生从边缘线拉了回来。在周大琦去学校捐赠图书,以及体育器材时,小女孩感恩的对周大琦说:“感谢您的出现。”

这份真诚的感恩,她视若珍宝。在孩子面前,周大琦不仅是一个援助者,更是一个母亲。在帮助这些孩子时,她不仅重视经济援助,更重视孩子人格的健全,性格的独立。她反复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的帮扶只是暂时的,更远的未来是要靠这些孩子自己的双手去打拼。所以在领养一个孩子,或者去帮扶一些孩子的时候,周大琦总是会告诉他们:以后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取之于社会,报之于社会

“取之于社会,报之于社会”。周大琦认为自己的肩上担负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每一次做公益她都会尽力亲到现场,在周末的时候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为这个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周大琦闲时也会练一些书法,“练书法的时候,心会慢慢静下来。”这使她待人待物,都很平和。在问及如何看待折翼的天使时,她举了一个例子。谭望明,曾因小儿麻痹症失去双腿,却一直自强不息,参加了中国达人秀等电视节目,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样的人,内心丰盈,在有些时候其实比健全的人更为强大。心不残缺,便是健全。”

她非常真挚的说,这些人只是需要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而她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这不仅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足以生活的资金,也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进一步回馈社会。

作为一个前行在公益路上的摆渡者,她不墨守成规;作为一个有大格局的公益人,她不局限于眼前。她曾说:聚众人之力,建仁德之基。在公益这条路上,她还将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