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自18年8月起,四川省绵竹市水利局组织实施完成石亭江新市段、射水河观鱼大桥段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此次黑臭水体整治的完成,让两处河道展现新的面貌。
近年来,绵竹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中、省、市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有效提升县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建章立制:
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我市全面构建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全市设立市、镇、村级河(湖)长、巡河(湖)员公示牌,公示市、镇(乡)、村三级河(湖)长联系方式、举报电话、工作职责及负责区域范围等信息,全面建立起覆盖市、镇、村三级河长制湖长制体系。
完善了绵竹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出台了《绵竹市全面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将境内20座水库、30条渠道、134个塘坝纳入湖长制实施范围。同时,制定出台了《绵竹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绵竹市河长制湖长制会议制度》《绵竹市9大河流市级河长(流域湖长)工作推进机制》等15个工作制度,内容包含工作运行机制、督察督办、责任追究和考核办法等。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河流环境,是发展的容量和资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从制度入手,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点推进事项,加强统筹调度、推进落实,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和改善。
绵竹市按照“市级河长一月一巡、乡镇级河长一旬一巡、村级河长一周一巡、巡河员每天一巡”的巡河要求,以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河道采砂监管为重点,积极开展巡河巡查督导,并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重拳整治:
土门镇,结合“商贸旅游大镇”的发展定位,利用地处沿山旅游发展观光带和沿射水河发展观光带交汇处的区位优势,依托玫瑰、月季、温泉、茶叶等丰富旅游资源,全力发展沿射水河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带、沿山玫瑰温泉体验中心和沿山玫瑰农业产业发展带。
镇因河而兴,射水河颜值的提升,让土门镇抓住发展的机遇,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绵竹市扎实开展河道综合情况摸底调查,针对境内9条主要河流,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涉河执法监督逐条分区域摸清河流现状,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细化任务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全面开展河流污染、取水等情况摸底调查,详细制定了我市9条主要河流的目标、问题、任务、责任“4张清单”。建立“一河一档”、“一湖一档”,实现“一河一策”、“一湖一策”。
绵竹市还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了全市入河排污口清查工作,取缔封堵非法排污口105个,全市统一设置入河排污口38处,完成11处规模以上排污口整改工作,设置入河排污标志牌共计38处。制定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方案,启动了绵远河、石亭江管护范围划定工作。
启动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项目,实施绵竹市两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建立起河道水环境的常态化保洁机制,开展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和清运工作。加强水生态修复,完成金花镇云盖村陪嫁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白水河九龙镇(白玉口段)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碧水行动”,彰显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和担当。铁腕治污守碧水,让蓝天白云、清水护岸常在,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建设绵竹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