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一峰 尤春静 报道)5月28日,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2019年第10场召开。市水务局、气象局、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各单位的工作情况。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张治明汇报了1-4月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据悉,1-4月,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7.7%,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空气质量达标110天,同比增加19天;达标天数比例91.7%,同比增加15.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米3,同比下降27.7%;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米3,同比下降19.4%;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52微克/米3,同比下降11.9%;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7微克/米3,同比下降41.7%;臭氧浓度为130微克/米3,同比下降16.7%;一氧化碳浓度为1.6毫克/米3,同比上升14.3%。张治明指出,要持续改善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需深化对工业燃煤、机动车船及扬尘的污染控制。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汇报,今年以来,广州市黑臭河涌整治成效明显。首批报入平台的35条黑臭河涌基本实现“长治久清”,第二批报入平台的112条黑臭河涌,经市复评已有104条达到“初见成效”。此外,在5月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广州从去年的倒数第11,成功退出水环境质量排名倒数30位城市名单,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下一步,我们将拿出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决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为人民群众创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好去处。”冯明谦表示。
广州市气象局副局长贾天清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共遭遇13轮暴雨袭击,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任务重。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气象预报水平,构建中期、短期、短临无缝隙集合预报系统;二是着力构建完善的全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三是精准预警努力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与应急、水务、交通等防灾减灾重点部门联合建立风险预判通报制度,实现“预警中预警”;四是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做好专项气象服务;五是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公众服务,优化“广州天气”网站,加强“两微一端”服务能力建设,全方位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水平。六是加强防灾减灾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编辑:林珏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