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探索株洲芦淞留守儿童服务“335”模式

发布时间:2019-06-04 14:52: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印睿 报道 通讯员:海川)为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近日,株洲市芦淞区民政局委托株洲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芦淞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护项目。

据悉,该项目旨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精准评估需求,搭建三级功能阶梯

株洲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整合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共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开展。

由社工+街道民政专干+未保专干组成的工作团队,以留守儿童自身需求为主导,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及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服务,30天内,走访了白关镇宋家湾村及蚕梅村等16个村。

此次走访过程中,工作团队建立了区、乡镇、村(社区)3级工作体系、区级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发挥培训和整合资源作用,其中镇街留守儿童工作站主要指导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服务,同时建设了36个留守儿童之家,系统开展了五防教育、家长课堂、430等服务,三级网络有序互动。

完善网络体系,建立三级关爱模式

在留守儿童的服务实践中,建立了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工作体系。

三级工作体系依托村(社区)一级的留守儿童之家,以“村级留守儿童之家”为阵地,重点打造5个村级特色服务留守儿童之家,杨家桥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青苗安全号列车”,长垅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青苗领袖成长计划”;蚕梅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青苗创艺馆1.0 ”;新泉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的“你好·小孩”守护青苗培训班;竹山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青苗·豆苗合唱团”。

其中,实践中所成立的区级成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将大力开展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儿童的排查摸底和定期走访工作,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帮困解难服务、教育辅导、心理疏导、政策咨询、工作队伍能力培训、帮扶转介等服务。加强家庭监督监护服务,通过搭建社区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培训,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能力。

整合社会资源,组建多元关爱队伍

此次工作项目充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保障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形成了5位一体的关爱队伍,以“5+1”(1位社工+1位未保专干+1位学校老师+1位志愿者+1位家庭照料人)的关爱帮扶模式。

目前针对30名特困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的个案帮扶,平均服务次数481次。其中,社工评估服务对象,在社会支持、社会保护、社会融合、社会教育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助推政策完善,助其恢复功能、健康成长。

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缤纷一夏•快乐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夏令营、“为爱守护•童伴童行”农村留守儿童自护课堂、“圆梦•科技之旅”白关镇农村留守儿童城市体验游各类活动45场,服务人次达2050人。培养志愿者人数300人,开展家长培训40多场次,众筹青苗书屋100个,链接爱心资源10万元。

此次工作项目在大力发展本土志愿者及志愿者团队,开展专业的志愿者培训的同时,还能搭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及志愿者力量,有利于长期开展活动,为倡导社会树立奉献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构建“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和谐株洲,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