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谭莎 摄影:胡瀛斌,)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期间,广州市越秀区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擦亮广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5G非遗空中课堂。
5G非遗空中课堂,赋能非遗焕新彩
本次公开课于6月6日上午10:00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展示。由广州市37中的老师讲授广彩非遗课程,组织校内20多位学生前来传承体验,同时在教育路小学开设远程教学端点。依托中国联通低延时、超大带宽、海量连接的 5G 优质网络,实现跨区域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室内的显示设备看到远端听课点的学生,而远端听课教室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教室前方的屏幕看到讲课画面。远端听课教室的同学可以同时参与课堂互动。
活动是展示基于5G环境下非遗传承传播、体验的创新模式。首次运用广州联通的“5G+空中课堂”远程教育方案,为非遗远程教学提供崭新的途径。在 5G 网络环境下,非遗传承人与学生能实现实时的终端互动,不同地域的师生间架起课堂互动与知识传递的桥梁。“5G+空中课堂”作为越秀区非遗传承的创新传播方式,将探索“一点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智慧教学模式,助力非遗传承的体系化、精细化。
活动中采用的《非遗玩家·广彩瓷》,是《非遗玩家》中小学校非遗教材丛书当中的第一套,由非遗传承人和教学专家共同打造。这套教材是岭南地区首个规范的、面向中小学校和全社会推广的非遗传承教材,可以供非遗传承人和中小学师生在非遗课程中使用。这套教材已在“非遗玩家”小程序发售,市民朋友也可登录小程序“越秀文化云”报名参与非遗体验班等。
本次“5G+空中课堂”通过技术和教材的双创新,展现越秀区在非遗传承方面的探索和努力,让高科技赋能非遗传承,让非遗传承更具时代活力。
2019“玩转非遗”体验班全面启动
6月6日-9日,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内有剪纸、通草画绘制技法、醒狮、飞针、广州饼印制作技艺、广州戏服、粤语讲古、古琴的非遗体验课堂。同时,广州戏服、箫笛、榄雕、蛇串疮、太虚拳等项目也在各自的传承场地开展非遗体验活动。暑假即将到来,今年的暑期青少年非遗传承班将陆续推出丰富的课程,参与者可通过小程序“越秀文化云”获取最新报名资讯。近年来,越秀区围绕传播和传承两个重点,多年来面向青少年和广大市民,不断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提供多种渠道令广大市民可以感受非遗、体验非遗,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广州戏服文化展带你领略戏服文化
2019年5月30日—6月10日,《广州戏服艺术展——时代的衣境美》在越秀区文化馆一楼展出。本次展览由区非遗保护中心、广州戏服传承人、华南农业大学“粤看粤有戏”调研团队,以及广州戏服志愿者团队共同策划,这个展览展示了广州戏服的种类、变迁、及制作工序,加入了现代艺术的方式,让市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粤剧和粤剧戏服的百年兴衰。
此外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系列活动还包括“体验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示范项目等。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适逢端午假期,主办方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内容丰富、适合少年儿童参与的活动,展现越秀区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并号召广大市民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
责任编辑:孔梓青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