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 通讯员:李星江 张永康)近年来,营山县紧扣“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文化铸魂,建设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城市和川渝合作示范县”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农业、农村、农民”+“农旅、文旅、商旅”的“3+3”共生融合模式,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新型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正以“全域”的理念推进“文旅+”行动,深度开发“一河:流江河,两湖:清水湖、望龙湖,三山:太蓬山、芙蓉山、龙王寨”生态资源,借力借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将营山打造成都市休闲目的地、生态康养后花园。
灵秀营山:生态康养福地吸纳四海宾朋
营山位于成都、南充、重庆大三角间,4条高速井字交汇,营达高速今年年底通车,始发重庆的动车穿梭在川渝大地。方便的交通带动了当地文旅快速发展。
营山,因山而秀美,因水而灵动。该县县城东北面有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太蓬山最高峰海拔732米,绵延十二峰,方园四十里,早在隋唐时期就与峨眉齐名。景区有中国乃至世界研究杨贵妃终老之地的惟一珍贵石刻—《安禄山题龛》,有堪与黄山媲美的迎客松,千年佛教圣地“景福寺”,有周朝葛由飞升成仙的“飞仙桥”,有李特幼时读书的“天子读书台”,有宋神宗爱妃陈才人到此降香祈嗣后留下的《降香碑》,还有营渠战役留下的诸多红色印迹。
县城东南面有望龙湖·龙王寨省级森林公园,望龙湖三面环山,群峰竞秀;湖中水光潋滟,含烟带月。龙王寨,形奇貌异,活似卧龙。山上峰峦叠嶂,松柏参天,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站在山顶,俯视群峰,风摇山林,百里山川秀色尽收眼底……
县城西北面有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川东北第二大人工库塘湿地,湖面开阔,岛屿密布,林泽优美。公园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康养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环湖骑游,可饱览湖光山色;栈道漫步,可近观湿地美景。
营山,绿色生态、遍地生香,营山黑山羊、营山凉面、营山咂酒、通宝牛肉、小桥猪肝、骆市水滑肉等名特优产品令人唇齿留香,过目不忘。尤以凉粉、豆芽打底,葱花、大头菜、营山红油调味的营山凉面,健脾开胃,老少皆宜。2018年,“万人同吃营山凉面民俗文化活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依托山水自然优势,该县已规划建设宕渠古县开发、国际康养度假、国际温泉小镇等一大批项目。其中,距离县城7公里的玉帝温泉小镇,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论证勘探,确定地下有储量丰富的地热水资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温泉度假、康养休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康养度假区。
耕读原乡景区:挖掘乡土文化潜力做强特色旅游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营山广袤的乡村,三十村连片农旅融合示范线项目——耕读原乡核心景区破茧成蝶。该景区是以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丰产乡龙坝村为核心打造的‘十村连片脱贫攻坚产业示范线’项目,集优质果蔬、道地药材、花卉园艺、乡村旅游和民宿休闲于一体,将耕读文化、农耕创新、地域特色完美融合,央视七频道《乡村大世界》曾在这里录制。
耕读原乡景区是该县按照“3+3”模式打造的新形态农业旅游景区。南充市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营山县第三届旅游文化节就曾在该景区举行,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体会到了“走进生态营山,品味耕读原乡”的主题内涵。文化节期间,在朗池镇兴云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广场举办了营山县地方名特优产品暨名小吃展销活动,在城市新中心新时代广场举行了“万人同吃营山凉面” 活动;组织了50辆自行车供游客租赁骑行的“骑乐无穷”骑游活动、自驾露营活动、趣味体育活动,设置了同舟共济、企鹅漫步、摸石过河、众星捧月等项目;还举行了春耕农事体验活动,开展犁地、插秧、摸鱼、抓泥鳅等体验或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节日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耕读文化源远流长。营山历来重教兴学,读书之风盛行。《营山县志》记载,清代邑人罗在公就曾创作《少年劝学歌》和《劝农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以耕读为本的农耕社会,普通百姓都懂得“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的道理,常以“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话教训子孙,传统的耕读文化深入人心,世代绵延。据《营山县志》等记载,清朝期间,营山中进士的达26人,仅次于成都、华阳、富顺、涪陵,占第五位。在“耕读原乡”项目所在地之一的丰产乡,清朝时期耕读文化代表人物———王殿宾最为有名,他创办了营山县官立高等小学校,还创立了农桑社及农事试验场,鼓励学生将读书与农事相结合,进一步发扬耕读文化。
如今,耕读原乡景区项目集耕读文化、创新农耕、地域特色为一体,以“春夏秋冬”四季节为入口、“日月风云”四创意为景观台、“天地人”三才为节点,兼具“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节点景观工程。
到景区现场一看,竹墙对面是农耕入口。一汪静谧的湖水,四周是山水景墙,由稻田景观、荷塘月色、笔墨春耕、竹影人生等共同组成春耕之景。白墙青瓦水中盈,河田农趣画中藏,以行云流水之笔画,勾勒出一派农耕繁忙景致。
沿着宽阔的村主干道前行,路边的格桑花盛开,柚子树、梨树等枝繁叶茂,灰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其中。山脚下,连片栽植的红芯王柚和中药材苗正茁壮成长。沿路可见农博园、日景观台、听风走廊等景观工程已建成,三五成群的游客或散步或拍照。
“耕读原乡”文化在丰产乡境内更是结合得十分紧密。远近闻名的知青文化、进士文化,让龙坝村跻身于四川省旅游文化扶贫重点村行列。当年龙坝村这里聚集了来自重庆等地大量知青,至今仍完整保留了当年知青生活起居的房屋陈设,目前,该镇正在打造知青文化小镇,已建成了一个知青文化展览馆,里面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青春的活力,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接下来还要建设知青文化广场和知青文化特色一条街,还有知青体验农场,农场主要吸引游客体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劳动、传统耕种的生产方式。
耕读原乡景区现在是营山一道亮丽风景。兴云村等地从贫困村变成县城美丽的“后花园”,各方游客纷至沓来,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归乡创业。农村变景区,全村老百姓就近务工,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全村老百姓基本都靠景区谋生,或清扫保洁,或开小卖部、农家乐等,倒也其乐融融。
此外,当地还引进公司建设产业示范园,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取租金,并栽种红芯王柚、中药材等,订单式种植直接受益;通过探索将集体资产和政府投入的基础设施量化股权,入股到企业,每年分红;提供培训、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就业增收;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和村旅游公司,建设乡村农业会展中心(农博园)和乡村“双创”中心,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当地群众持续增收。据了解,该县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以文化为魂做活乡村旅游,各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属的旅游文化公司也都在筹备建设之中。
进士文化景区:全力创建4A级旅游景区
在营山新兴的县城,以进士文化为主题的进士文化旅游景区,集白塔景区、云凤书院、新时代广场、奥体中心、于式枚故居、滨河公园等景点为一体,国家4A级景区呼之欲出。经南充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省旅资委办拟将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纳入了省检评定工作计划,有望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
据资料介绍,营山建县1400余年以来,人文荟萃,素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美誉,从宋至清,共产生了57名进士,仅清朝就有26名进士,还有200多名举人,360名贡生,在川位居前列,留下了丰富的进士文化遗产。
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位于营山县城东部,占地面积1600余亩,包括白塔公园、云凤书院、于式枚故居、新时代广场、奥体中心、滨河公园、北门河游憩带等景点。
景区以营山“镇县之宝”回龙塔为核心,布局进士文化主题景观,开发国学讲堂、国学研读、艺术课堂、声光影造景展示等旅游产品,开展进士文化主题游、文体活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延续了千年传承的深厚文脉,激励莘莘学子继承和发扬“寒窗苦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潜心向学,砥砺奋进,也是营山“文化铸魂,建设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城市”的生动演绎。
到白塔公园,可以见到一尊尊反映进士文化的雕塑景观精美生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景观雕塑通过古时文人骑牛朝读、堂前教子、艰辛赴考、金榜题名等情节的小故事,将历史悠久的进士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该县通过开展进士文化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将实现营山国家4A级景区“零”突破。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老红军战士王定国的传奇
她,15岁被卖作童养媳,20岁加入红军,22岁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24岁被敌人关押,25岁与“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结为革命伴侣……她70多岁推动长城保护,80多岁挽救失足少年,99岁还参与植树造林,新中国成立后,王定国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9月,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样传奇的一生,值得世人铭记和学习。
她就是从营山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女红军——王定国。
“王定国老人家是我们营山人的骄傲,今年107岁了,她为什么这么长寿?当我们开展红色旅游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问游客为什么?我的理解是,一是要有好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毅力。有奔头,有目标,才能实现好的愿望。”黄金盛说。我们要学习王老的乐观主义精神。
近期,营山县还与有关单位就建立国防教育基地达成了框架协议。“我们就是要通过国防教育这些好的教学方式开展研学旅游,让学生通过一些体验和拓展养成好的作风,增强安全意识,即便是同样发生灾难,面对险境,但心态、心智也和以前要不一样,能积极展开自救和救人,这对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也是一个福音。”
即将结束采访时,黄金盛说,近年来,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全国BMX小轮车锦标赛、省自行车联赛总决赛、全市“三场攻坚战”现场拉练会、营山县三届黑山羊美食文化节、2019营山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我们用激情和汗水书写了营山美丽画卷,营山正在以全新的姿态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灵秀营山,耕读原乡,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携手共赢美好明天!”最后黄金盛如是说。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