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湖南湘西:“一键式”举报助力扫黑除恶

发布时间:2019-07-02 12:40: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印睿 报道 通讯员:瞿章胜 丁丹)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挖掘深层次、隐秘性黑恶犯罪线索,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举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喊打”的专项斗争浓厚氛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打破传统模式,借助科技力量,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研发了“湘西自治州扫黑除恶举报平台”,对发动群众参与专项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推进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2019年1月底平台正式运行,截至5月底,群众共举报各类线索421条,占今年摸排线索总数的15%,通过线索核查经营,侦办了20余起黑恶案件和其他刑事案件,整治治安乱源乱点35个,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40余件。

先期调研“实”。宣传发动工作是推进专项斗争的重要性、基础性工作之一,湘西州高度重视、重点推进,专项斗争初期,该州做了大量宣传发动工作,群众对专项斗争知晓率持续提升,但群众敢于主动揭发黑恶势力的情况较少,不敢举报或不想举报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举报渠道不够广,群众认为传统的实地、书信、邮件、电话等举报较费力且会“留痕”,害怕被人察觉,担心打击报复,存在很大风险。州扫黑办找准这一症结所在,下沉到各县市扫黑办,走进人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通过头脑风暴、众智攻坚,州扫黑办立足当前手机和网络全面普及,基本“人手一机”“wifi普及”这一基础条件,决定开发一款可手机举报的“非接触式”平台,实现“无痕”举报,打消群众后顾之忧。通过进一步讨论研究和赴外考察,更加坚定了开发这款举报平台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队伍“专”。因平台建设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经反复论证,湘西州采取“州扫黑办+专业公司”的模式来建设,由州扫黑办提出需求,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经过多方考察,选定和州移动公司合作,并签订了委托开发合同和保密协议,组建了由熟悉业务的扫黑办专职副主任和多名公司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队伍。通过专业队集中精力攻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研发出了“湘西自治州扫黑除恶举报平台”,经反复调试确认无误后,平台于1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

精准举报“快”。平台上线后,州扫黑办将其印制成二维码,在全州范围内广泛张贴30余万份,基本覆盖了机关单位、行业场所、乡镇街道、居民社区、大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并在全州各类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发布,群众只需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进入平台举报,举报提交后,信息马上进入州扫黑办管理的后台,群众可实现随时随地“一键举报”,州扫黑办可做到立查收立交办。同时,精心设计平台模块内容,分“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两类,设计“举报谁、事件日期、事件地点、涉案人详细地址、举报事项、举报要求”等多个项目,实名举报要求填写姓名和电话,内容十分具体。还支持上传2M以内的文件图片,让举报“有图有真相”。有效解决了传统举报耗时费力、言语不清、群众担心“暴露”等弊端,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群众举报成本,实现了快捷精准高效举报。

保密要求“高”。举报人信息曝光是群众举报最为担心的问题,对举报人保密是上级明文规定的纪律要求,也是平台建设坚守的底线。因普通互联网达不到保密要求,存在失泄密风险,为攻克这一难题,经过深入研究,决定参照涉密网来建平台,通过与相关部门对接会商,为平台接入涉密端口,层层设置防火墙,使平台达到涉密网级别。同时,平台仅设置一个后台,由州扫黑办明确一人专门管理,加上分管领导,全州仅两人有权限进入平台后台,并按照保密制度管理,签订保密协议,实行一线索一档案,堵死了失泄密风险漏洞。

配套机制“全”。为推动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州扫黑办建立了专人维护管理、线索交办移送、举报奖励办法等系列配套机制,打通平台运行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运转。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由专人进行研判会商,对涉及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线索的,交由公安机关核查,湘西自治州公安局为此专门抽调50名民警组成核查专班,下设八个工作组,每个组分别联系一个县市局,并出台专门的线索核查反馈机制;对涉及信访、矛盾纠纷等其他事宜的,由州扫黑办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要求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州扫黑办出台了专门的举报奖励办法,经查证属实的,举报人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切实提升了群众举报积极性,全州已累计发放群众举报奖励30余万元。

举报平台受到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一名长期从事乡镇综合治理的干部说到:“科技发展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州里发布的扫黑除恶举报二维码,让群众不用上门举报,也不用专门记举报地址和电话,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在用手机、都在玩微信,只要拿手机扫一下就可以举报,更加的快速保密,也更加能讲清楚事实,群众反响比较好。我们乡打算广泛宣传这个二维码,争取张贴到每家每户。”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