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河边镇大郎庙村的环村道路修建现场,一台挖掘机在平整路边的土堆,村支部副书记、村主任潘长虹一边指挥车辆,一边挥着铁锹整理多余的土(如图)。
素有“河边椪柑”美誉之称的大郎庙村,近年来充分利用富硒土壤的优势,通过引进爱媛、沃柑、春见、明日见等优质品种,大力发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目前椪柑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产量高达1000余万公斤。
随着椪柑产量的逐年增加,落后的交通条件制约着柑橘产业发展。“由于果园路不通,椪柑卖不起好价。”潘长虹介绍,从连续举办三届椪柑采摘节发现,很多游客驾车前来体验采摘,看到田埂路只能“望园兴叹”。一些缺乏劳力的农户因来不及采摘,大量的椪柑只能烂在地里。经召开村民会议“一事一议”,大家一致赞成修建一条环村道路,把椪柑果园连成一片,实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修路资金从何来?大郎庙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对上争取,一方面自力更生筹资建设。通过一年时间,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自愿垫支80余万元,修建8至10米宽总长7.5公里环村道路,目前,还差2.5公里就全线贯通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挖掘机不停地作业,10多名村民挥舞着锄头清理路基边坡,挖方、搬石、平整路面,大家分工协作,忙碌而有序,在他们身后,刚凿出的公路带着泥土的清香不断延伸。“修路,我举双手赞成。”村民唐荣鲜说,道路通了,椪柑也好卖了,村民出地、出资、出劳力是十万个愿意的。
大郎庙村积极修建环村道路发展产业的做法,得到了河边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如果由镇上来修建的话,这条路至少要四五百万元才建得起。”河边镇副镇长廖金介绍,大郎庙村是河边椪柑的集中产区,村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改善基础设施,为柑橘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也为下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报道·社会纵横 (郭远乐、罗东来)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