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明日之星

南沙推动现代农业,实际水产产值居市第一

发布时间:2019-08-06 20:53: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南沙智正农场水果展示区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陈杰玲 报道 通讯员 舒霞)8月6日,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成果媒体采访活动,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代表的万顷沙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诚一鲜鲩养殖为代表的南沙渔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情况,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南沙智正农场董事长庞剑强接受采访

在南沙智正农场的田间大棚内,一串串绿色的葡萄挂在树上,它们被细心地包裹在防虫袋之中,每天由农场的工作人员细心照顾。“我们今年一共种植了60亩阳光玫瑰葡萄,一年大约有6万多斤的产量,明年我们将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南沙智正农场董事长庞剑强介绍,通过研究阳光玫瑰种植技术、改善土壤环境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他们可以从6月份到明年1月份持续不断供应阳光玫瑰葡萄,而这是以前的传统农业做不到的。同时,智正农场还开发“互联网+农业”模式,将田间采摘下的阳光玫瑰葡萄,通过互联网销售方式,在当天就直接运送到广州市的小区居民家中,南沙生长的阳光玫瑰葡萄每个月都卖断货。

市民在南沙智正农场采摘葡萄

在诚一鲜鲩养殖的池塘,记者见证了南沙现代渔业发展的成果。“这个立在池塘边大大的白色装置就是我们使用的自动投料机,旁边还有着小型的气象检测站,可以知道每天的气温、风速、湿度等信息,方便我们进行鱼塘管理和鲩鱼养殖。”诚一水产养殖公司相关负责人郑小林告诉记者,自动投料机大大节省了人力使用,以往每天一位工人只能照料50亩鱼塘左右,现在每位工人可以照顾200亩鱼塘,而且比以往还更加轻松。“我们正在建设智慧渔业管理系统,研发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养殖场中央控制中心、水质在线监测控制系统、智能投饵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更加科学地管理鲩鱼养殖全流程。”郑小林说。

郑小林向参与采访活动的媒体介绍诚一鲜鲩发展情况

据介绍,诚一鲜鲩的池塘建设总面积6800亩,打造以草鱼养殖为主的大型绿色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和“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等认证。公司目前年产鲜鲩1.5万吨,产值约2亿多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草鱼养殖示范基地。

诚一鲜鲩养殖基地树立的牌匾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沙全区农业总面积35.5万亩(含区属国企6.6万亩),其中种植业25.2万亩、水产养殖10.3万亩。南沙耕地规模在全市各区处于前三位。实际水产养殖面积和产值位于全市第1位,为全市贡献30%的水产产值。

诚一鲜鲩养殖人员捕捞场景

为了促进全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南沙准备开展《南沙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等规划编制工作。南沙乡村振兴工作旨在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加快形成“新三农”发展格局。在“新农业”上,南沙农业将进一步向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融合化和高效化等方向发展,农业的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农产品稳定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乡村旅游、民宿、会展、总部经济等新业态较快发展。

在“新农村”方面,南沙将基本实现“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的要求,完成20条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成为南沙美丽乡村的亮点,农村产权关系更加明晰,农村集体投资更多元,观光、休闲、体验、文旅、康养、美食、民宿等服务形态全面发展,城中村、全征村实现“村改居”。在“新农民”方面,南沙强调农业从业者结构优化,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逐步壮大。

责任编辑:林珏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