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广州公布取消351项证明事项,数量居全国首位

发布时间:2019-08-15 22:06: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8月15日,由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便捷城市”和“构建广州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新闻发布会在广报中心举行。

发布会上,广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荣辉表示,过去,群众企业办事,需要提供各类证明材料。长期以来,“证明我妈是我妈”“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此次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广州市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对能直接取消的证明事项,立即停止执行,不再要求办事人提供;对不能直接取消的证明事项,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合同凭证等方式办理。本轮取消的证明事项,主要集中在群众重点关注的民生领域,涉及家庭户籍、产权登记、困难群众救助、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交通出行、劳动就业、项目审批、资质确认等多个方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慢”、“繁”等问题。

廖荣辉介绍,为确保清理工作见实效、得民心、可持续,市司法局提出了三个“硬招”。一是全面清理、主动“加码”。主动将直接在办事指南、申报指南、材料清单中设定的证明事项纳入清理,取消该类证明事项103项;对带有证明性质的材料,即非典型的证明,也予以简化,简化该类材料195项。二是疏通堵点,回应诉求。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更快更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为导向,提出解决措施并严格落实到清理工作中。三是多措并举,确保实效。为了确保证明事项清理落到实处、效果可持续,市司法局一方面修订政府规章《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管理规定》(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打造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另一方面制定出台政府规章《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2019年8月1日起施行),将监管对象履行信用承诺的情况作为公共信用信息的重要内容,降低取消证明事项后可能带来的潜在行政管理风险,确保告知承诺、减证便民等改革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廖荣辉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继续推进后续工作,防止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死灰复燃。

此外,今年以来市司法局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切实履行“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在统筹依法治市、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上全面发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广州市在2018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排名第一,在2018年度全省普法工作考评中排名第一,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在2018年度全省综治(平安)考核中单项得分全省第一;“广州普法”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十佳新媒体案例奖”;广州1家律所入选2018年法制日报首届“一带一路”“十佳律师事务所”。建成全国首家5G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首家 “公共法律服务标准研究基地”;全国首创“手机秒办公证”;上线运行全国首个规范性文件智能管理和统一发布平台;广州市61名律师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占全省62%;全市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队伍达历史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