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广州南沙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发布时间:2019-08-28 23:07: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 林丹贤 摄影 刘伟)如果说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沟通两岸的桥梁则浓缩了城市发展的历程,它延伸了脚下的路,将我们带往更广阔的远方。悬索桥、斜拉桥、钢桁拱桥,人行景观桥、高架桥、立交桥……70年来,一座座形态各异、交相辉映的桥梁在南沙渐次耸立,印下了南沙交通飞速发展的足迹,也串联起南沙联通周边城市的交通轴带。

南沙大桥

沙湾水道、洪奇沥水道、狮子洋、虎门水道、伶仃洋,南沙犹如被层层玫瑰花瓣包裹着一般,与条条水道、河涌交织在一起。“南沙柴、黄阁米,出门靠渡仔,无事莫进来。”这大概是南沙人最熟悉的俗谚了,多年前的南沙,离开了船寸步难行,而随着勤劳的南沙人在耕沙筑堤、抛石砌围,沧海为桑田,坐船出行已经是南沙人出行的“记忆”了。

明珠湾大桥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沙驶入发展快车道,凫洲大桥、新龙特大桥、凤凰桥、明珠湾大桥、万龙跨海工程……一座座跨江通道串起南沙交通轴带,南沙大桥,南沙港铁路龙穴南水道特大桥、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一条条交通要道因“飞虹”相连。今年4月2日,南沙大桥正式通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之后首个投入使用的重点工程,被冠以“超级工程”的美名。如今,两座超千米大桥巍然耸立,连接起了大湾区一体化交通网络。

专家视角:“半小时交通圈”桥梁是关键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胡刚:南沙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这意味着南沙有着成为区域交通中心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定位的升级转变,就需要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要素的支撑,而在南沙及周边建设交通设施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很多河道河涌,桥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目前,南沙正在全力打造“半小时交通圈”。有了桥梁,南沙就能够加强与外围交通的联系,例如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南沙大桥、虎门大桥,以及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南沙港铁路等,都将有效提升区域通达性,提升区域土地及区位价值。

南沙凤凰一桥

桥梁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由于江面比较宽广,桥梁的位置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的聚焦点,自然会成为城市的地标,因此,现代桥梁设计更加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色,丰富桥梁形态,使其成为区域标志性景观,彰显城市文化。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