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达州通川:广戴“红袖标”织密“防控网”

发布时间:2019-09-21 00:41: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 通讯员李江 程晓波)近日来,四川省达州市主城区内随处可见义务治安巡防“红袖标”巡逻员,这已成为活跃在通川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通川区作为达州市的中心城区,小区多、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种种问题交织,为通川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了诸多困扰。为破解难题,通川区牢固树立重在防范的理念,坚持以“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为目的,以“专群结合、依靠群众”为手段,积极创新群防群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广泛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行动,共同构筑防范打击犯罪的铜墙铁壁,切实维护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一、注重“专业+群众”结合,确保群防群治体系“全覆盖”

(一)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发动城区的临街商铺业主、大型商场商铺、楼栋楼(院)长、单位内保人员、小区物管人员、青年志愿者等人群,积极参与到佩戴“红袖标”行动中来,通过开展义务巡防“红袖标”行动,更加广泛地宣传防范知识,发现治安隐患部位,使广大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对违法乱纪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促进单位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协调发展,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目前,共发放印有“通川治安巡防”的“红袖标”2万个,组织各行各业群众参与巡防达5万人,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构建巡防体系。突出从辖区治安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巡防队员发展对象和布局,重点抓好四级“红袖标”行动力量体系建设:一级公安专业巡防力量,主要由公安特巡警、派出所民警组成;二级社区、单位专(兼)职巡逻力量,主要由社区专职巡防队员、容貌秩序员、各企事业单位重点行业场所的内保人员及专职保安人员组成;三级街面流动协防力量,主要由社区网格信息员、门前“双三包”人员、环卫保洁员等组成;四级楼院、门店联防力量。主要由小区物管人员、楼院长、街面门市业主、昼夜店摊主等组成。主城区每个社区每天组织安排3支巡防队伍,每支队伍由6—8人组成,其中1支由社区民警带队;其余乡镇每天至少1支巡防队伍开展场镇巡逻。全面构建四级巡防体系,着力织密治安防控网络。

(三)密切警民协作。社区民警对“红袖标”行动力量开展经常性走访指导,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发现、识别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能力,提醒他们应当注意的事项,加强自我保护。加强对群众性义务巡防队伍的技能、战术、方法的培训指导。通过开展义务巡防“红袖标”行动,进一步落实相关单位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和责任,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警民关系,形成人民群众帮警助警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定点+流动”结合,确保群防群治巡防“无死角”

(一)明职责任务。着力明确“红袖标” 巡巡力量的及时报告各类治安信息、涉稳信息及安全隐患、发现和报告有价值线索的职责,并分类别分区域的科学划分巡防范围,即公安专业巡防力量,负责城区主要街面、重点部位的巡逻控制;社区、单位专(兼)职巡逻力量,负责小街小巷、易发案部位的巡逻守护及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街面流动协防力量,负责对工作所处部位的治安巡防;楼院、门店联防力量,主要负责住宅小区、单元楼栋的邻里守望,临街门市互助联防;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发动本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在参与“红袖标”行动,并对他们在行动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切实做到巡防范围全覆盖、无禁区。

(二)抓定点联防。以流动警务车为点,小区物管人员、楼院长、街面门市业主、昼夜店摊主、各单位内保人员为面,利用工作和经营时段,及时发现并报告社会可疑人员,形成一张定点定时的社会治安防控网,让广大的“红袖标”队员成为社会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织密横向社会治安防控网。目前,共发现有效线索103条,17个治安隐患得到彻底解决,抓获嫌疑人56人。

(三)重流动巡防。以特巡警力量为主线,以各乡镇街委、各社区“红袖标”巡逻队为补充,对城区和乡镇场镇各街路巷分时段分区域分类别进行不间断的流动巡逻,及时排查并处理各类社会治安隐患,引导“红袖标”义务巡防队开展治安防范工作,针对案件高发时段、路段、类型进行有效巡逻,织密纵向社会治安防控网。目前,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3人。

三、注重“考核+激励”结合,确保群防群治工作“有效果”

(一)突出工作考核。把“红袖标”行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设定一定考核分值,区委政法委会同区公安分局定期、不定期对社区、街面、单位、小区“红袖标”义务巡防活动进行明察暗访,重点督促检查人员到岗到位情况、“红袖标”佩戴情况、治安巡防情况、情报信息收集报告情况,每季度一通报一整改,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统一考评,扎实抓好群防群治工作,着力推动平安通川建设。

(二)突出个案激励。出台《通川区“红袖标”行动表彰奖励办法》,坚持对在“红袖标”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对提供有价值线索、制止正在实施违法或者涉嫌犯罪行为、抓获或者协助公安机关抓获逃犯或者犯罪嫌疑人、发现重要违法犯罪线索和发现群访、闹访、群体性事件等苗头并及时报告等行为,实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给予奖励。进一步鼓励和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红袖标”行动,形成齐抓共管、齐抓共建,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会商统筹。由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牵头,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各乡镇街委、区级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及“红袖标”巡防队员代表召开工作例会,通报“红袖标”工作情况,分析治安形势,研究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治安线索发现、研判、处置能力,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统筹安排“红袖标”力量与专业巡防力量的布局,做到专群对接,将“红袖标”力量安排到专业巡防力量相对较少的路段、部位,做到信息互通、力量互动、工作互补,减少防范盲区,有效挤压犯罪空间。

此次达州市通川区进行义务治安巡防“红袖标”行动,受到了人民群众高度好评。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