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广州志愿者用行动向祖国表白

发布时间:2019-09-29 22:23: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何琴 廖培金)他是一名88岁的中共老党员,年轻时响应祖国“抗美援朝”号召,报名参军,保卫国家。退休后,他热心参与志愿服务,帮扶邻里,资助贫困学生,服务人民,他的名字是麦继承。

他是年过七旬的可爱长者,也是一名中共党员,扎根社区带头组建一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巡楼、大楼管理、清洁卫生、保护环境,他的名字叫陈杰禹。

她因车祸高位截瘫到坚强抗癌,却笑看风云,一直未忘鼓励影响患癌病友们,通过组建Q群、微信群,为病友们解惑,陪伴他们走过低潮,她的名字叫许敏儿......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志愿者。

随着国庆的来临,他们活跃在广州大街小巷的同时,更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上书写广州志愿者爱党、爱国、爱家的动人故事。

用志愿服务行动向祖国表白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发出倡议,动员全市各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志愿者、各社工站于9月16日至22日及国庆期间集中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围绕社区居家养老、困境儿童关爱、特困人员和家庭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和社区治理、垃圾分类、公共文明引导等领域,用实际行动表白祖国,旗帜鲜明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广州粤晖家电志愿服务维修队为居民维修电器(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供图)

党员带头服务展现家国情怀。增城区石滩镇组织开展“忆往昔思今朝,传承红色基因”活动,邀请退役军人刘卫文到塘头小学给青少年讲述自己当年的参军经历,让学生加深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广州粤晖家电志愿服务维修队由26名热衷志愿服务、对家电维修充满热情的志愿者组成,其中一半以上是党员,一半以上是复转军人。社区志愿服务周期间,他们来到广东省老干大学为社区长者、居民维修电清洁机、电磁炉、收音机、电蚊拍、电饭锅、风扇、电水壶等小家电99件,已修复67件。

尽己所能守护美丽家园。倡议启动以来,社区志愿者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垃圾分类宣传、普法知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巡河护水、安全排查、环境卫生整治等社区治理服务营造爱家爱社区的氛围,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为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做出贡献。在天河区长兴街举办“爱国·爱党·爱家——喜迎国庆70周年,绿色环保好生活”志愿服务集市上,社区居民志愿者摇曳着鲜红的五星红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激情澎湃的歌舞为祖国献礼;同时,活动现场设置垃圾分类普及、精神文明倡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摊位。番禺区江埔街的党员和社区志愿者通过在江埔街新星、吉星等10个社区开展文明引导和服务,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巡逻服务,共同构建干净整洁社区。

志愿者为长者理发(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供图)

关爱困难群体传递家国大爱。为表达对孤寡独居长者及社区困难群体的关爱,发扬爱老敬老、扶贫帮弱的传统美德,各社区志愿者积极开展探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体、孤寡独居长者及困境儿童等服务。花都区秀全街社工站组织志愿者走访社区困境长者,为长者送上物资和精神上的关怀。荔湾区多宝街社工站联同宝源社区党委及至宝社区党委合作开展“爱党爱国爱家——党群双联系探访活动”。调动至宝社区的在职党员一起走访了社区内困境长者及残障人士家庭,送上了来自社区的关怀和问候。

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为社区志愿服务强势助力

截至目前,全市110多个社工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队伍,380多个以“爱党·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已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成功上线,接近5000人次志愿者完成招募登记并开展活动,贡献服务时间超过1万小时,并存储了1万公益积分。

据悉,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是在政府指导下,由社会组织、企业、社工服务站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的社会化运作的综合性志愿服务支撑平台,是集志愿服务发布、志愿服务时数记录、志愿服务积分存储、积分捐赠和兑换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2019年8月26日公益时间银行宣布正式上线运营。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达48859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达341支,上线志愿服务项目活动1347个,提供近2万个志愿服务岗位,服务了超6万人次。

公益时间银行的上线,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提供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参与活动培训、公益积分等保障和支持服务,可以保障更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志愿力量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参与民生保障、社区治理、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领域,让志愿服务齐聚一处,共同发力。

公益时间银行探索可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按照1:1的比例将志愿服务时数转换为时间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服务和物资,并倡导志愿者将时间积分捐赠给有需要的人兑换服务和爱心物资,实现“二次公益”,为爱加分。

下一步,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将不断探索,继续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在为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和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提供平台支持的同时,引导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不断的为社区困难群体、社区环境卫生、基本民生保障等领域提供贴合需求的优质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