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廖培金)为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广州市民政局于2017年12月开始,先后分两批从全市遴选2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穗赣“牵手计划”,对口帮扶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九江市、萍乡市等6市20个县区,旨在通过对口帮扶,促进当地社会工作服务发展,协助产业扶贫、预防返贫现象、预防缓解社会问题等。据统计,截至目前,广州市20家援派机构累计派出49批共174人次的社工赴赣开展实地帮扶,直接受益近1500人次,间接受益超过6300人次。
广州社工与敬老院工作人员为长者开展健脑活动(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供图)
自2018年底牵手计划启动以来,为了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各机构项目负责人带队到江西各地区深入一线,实地调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广州十余年社工服务经验,探索“四个留下”的介入模式,即“留下一个服务项目、留下一套服务指引、留下一套服务模式、留下一批服务人才”。
留下一个广州社工服务项目
针对当地社会工作项目整体较为缺乏的状况,广州市民政局移植广州社工发展路径,以政府购买,项目运作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以问题为捉手,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理念下,协调各方意见,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服务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
广州社工与孩子们一起玩“无敌风火轮”趣味游戏(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供图)
经过一年的介入,部分地区已形成了以项目化运作,对重点问题进行长期介入的服务机制。如广州启创社工督导赣县区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申请“百社解千难”助力脱贫攻坚2019江西省社会组织新力公益创投项目,成功获得20万资助,并在和赣县乡村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广州阳光社工指导南康区德惠社工申请“展翼计划——南康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保护试点项目”获得资助,共服务农村儿童青少年2513人次,其中留守困境儿童837人次。在残障、长者等方面,广州同心社工帮助上犹县盾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计“扶自立”残障人服务项目、“情暖夕阳”居家养老服务及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均能落地实操。
留下一套广州社工服务指引
结合当地社会工作发展实际,广州社工强化实操指引工作,采取“手把手”式的教育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其提高实操能力,例如万安县、永新县、遂川县、于都县等地福利院舍对于长者功能退化的认识普遍缺乏,而广州普爱、北斗星、白云恒福、大同等多间机构社工通过现场走访及评估找准当地长者长期与外界接触过少的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向护理人员教授基本的训练课程,帮助长者延缓退化情况;广州青宫社工督导为余干县社会福利院多名特殊儿童进行发展性评估,教导当地教师学习基本的康复操作,协助提升脑瘫照顾服务水平。
留下一批社工服务人才
广州社工督导加强对受援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督导力度,通过聚焦项目实施,培训、交流、督导、跟岗学习等帮扶方式方法,提升受援地区机构的社会工作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帮助受援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真正让社工扎根社区、服务社区。2019年3-6月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备考期间,广州市社工协会组织了广州多间机构为吉安市吉安县、万安县,赣州市宁都县、安远县,九江市修水县,抚州市乐安县、广昌县及上饶市鄱阳县等受援地及周边地区报考人员开展初级与中级社工师的考前培训,超过100人参与培训。
广州社工牵头成立“溪口童声合唱团”,孩子们踊跃报名(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供图)
各机构采用“送上门”和“请出来”的方式帮助当地树立起专业社工实务的理念,一方面,根据当地社会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设计培训项目,精准送教,因材施教,如广州同心社工根据上饶县留守儿童问题开展“留守儿童素质拓展服务”培训工作坊。另一方面,积极带动当代政府代表、社会服务人员到广州进行参观学习,使其设身感受广州社工专业服务情况,开拓其视野,为下阶段政策制定、服务顶层设计及社工实务推广做好铺垫。
留下一套社工服务模式
广州市民政局联合广州市社工协会专家组,定期跟踪“牵手计划”实施情况,以“四个留下”为任务,通过“资源联动,催生内力”的思路,探索符合受援地区特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在资源联动方面,注重整合多方资源支援江西各地。如广爱社工协助永新县福利中心链接了两家医疗单位,为福利中心的老人免费上门体检和开展健康讲座;广州市恒福社工整合广州本地资源对口扶持了潘阳县福利院,提供了5张专业护理床,解决当地照顾瘫痪院友的难题,提升了病人的生活水平;广州市北斗星链接爱心企业西部数据(中国),捐赠280箱(10080包)的大米营养包,物资共5吨,价值超10万元,在8月陆续派发并帮扶于都县的贫困群体;白云恒福为遂川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多名五保户老人链接夏季及冬季服装约30套等。而在催生内力方面,注重当地社会服务氛围倡导与力量培育。如广州中大社工帮助当地志愿者学习认知障碍症,鼓励他们多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向专业发展的支持上,广州和悦社工帮助石城县志愿者协会成立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州社工通过“四个留下”,让牵手计划成功落地,转化为看得见的实效,实现了预期目标。
案例1
和悦:党员社工参与民政部“牵手计划”形成先进经验
2017年12月,广州市响应民政部“牵手计划”,派出首批五家综合能力和公信力强的社工机构,前往江西省赣州对口帮扶5个县市的社会服务发展。作为首批援派机构之一,广州市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与赣州市石城县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派出党员社工,帮扶石城县的社会工作发展。
在和悦“牵手”石城县的一年多里,和悦党支部书记黄佩仪每季度都会带领社工团队,前往石城县开展帮扶指导工作。目前石城县志愿者协会发展了多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并在今年初孵化建立了石城县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牵手”成绩斐然,和悦社工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一是送“鱼”。经实地需求调研,对于石城县福利院居住的残疾儿童和百名长者,和悦社工积极整合公益资源,运用机构内部的“雏蕾计划·护苗成长”助学项目,为残疾儿童捐赠了数箱纸尿裤和衣物。还链接爱心人士捐赠的御寒衣物,在2018年寒冬为院内长者送去一百多件棉外套和布鞋。
二是送“渔”。石城县志愿者协会初期仅有2名全职人员,对于开展社工服务存在技术层面的指导需求。和悦社工积极为协会工作人员提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活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督导,提升社工开展直接服务的专业能力。针对项目发展和管理,在项目的申报书撰写、项目设计逻辑、日常运作管理、成效提炼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机构完善和规范日常管理制度、流程等,并指引机构登记注册了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三是搭建“渔场”。一方面,和悦积极配合石城县民政局,在社工证考试前,为全县的报考人员开展考前培训,协助促进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2018年参与考前培训的成员当中,有5人顺利考取了社工证。另一方面,和悦多次与县民政局、救助站等部门开展交流座谈会议,建议相关部门争取立项机会,为县里社工机构、公益组织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今年5月,和悦党支部书记黄佩仪,受民政部之邀,在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赴井冈山大学,在“2019年罗霄山片区社会工作主题培训班”上,向江西省、湖南省等地的民政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分享“牵手计划”工作经验。
和悦社工认为,“牵手计划”的有效开展,实现了对“送得生硬,接得牵强”的传统扶贫模式的突破。其次,在各级民政部门的层层指导和落实下,“牵手计划”实施项目化运作,援派机构与受援机构的对接规范、有序开展,从实地帮扶时数,到任务目标的完成,均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而“牵手计划”的核心精神是输送技术,授之以渔,帮助受援地掌握社会工作发展的技术能力,让受援地从受助者逐渐转变为自助者、助人者。
案例2
广州启创参与牵手计划助力脱贫攻坚
广州启创自2018年参与“牵手计划”,积极培育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曙光志愿者协会通过社工专业服务参与教育脱贫工作。
督导受援机构向社工专业化转型,培育赣县区第一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2018年4月至10月,启创督导和曙光志愿者协会会员经过多次到乡镇、社区调研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需求。在广州启创援助社工督导的指导下,赣州市赣县区曙光公益志愿者协会专门召集协会骨干成员召开会议,共同商讨机构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成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专业社工人才开展留守儿童服务参与脱贫攻坚服务。
2018年10月在赣县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需要,原赣州市赣县区曙光公益志愿者协会的骨干决定注册一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于2018年10月18日注册成立了赣县区第一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赣州市赣县区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推动社工专业服务参与教育脱贫工作
2019年4月1日,广州启创督导以及赣州市赣县区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赣州市赣县区曙光公益志愿者协会骨干成员一同走访了赣县区湖新镇中心小学及其在村里的教学点,了解当地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经过多方充分探讨后确立服务及合作的方向——精准扶贫需让儿童、青少年看到人生的可能性以及为之努力,以打破贫穷的代际遗传。
实地走访后,广州启创督导联创社工结合精准教育扶贫工作和赣县乡村中小学的需求,申请了“百社解千难”助力脱贫攻坚2019江西省社会组织新力公益创投项目——教育深度贫困区“同住童行”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获得20万资助,于2019年7月项目正式启动。
责任编辑:孔梓青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