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廖培金)10月16日,广州市民政局召开慈善、社工、志愿服务重点工作推进会暨全市推进社工站标准化培训会。会上,市民政局对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的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力争年底前,依托现有社工站,实现街(镇)社区慈善捐赠站点设置、公益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站设置和社工站标准化建设全面铺开。从化区民政局、越秀区光塔街、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及标准化试点社工站介绍了先进经验和做法,会上还就去全面推进社工站标准化工作开展了培训。全市各区民政局、各镇(街)及慈善组织、志愿组织、社工机构(社工站)等负责人约600人参加了会议。
据悉,在慈善领域,今年4月市民政局印发《广州市实施“社工+慈善”战略工作方案》以来,广州已设立26个社区慈善捐赠站点试点,其中18个已正式运作,8个在筹备运作中。例如,越秀区光塔街“圆梦光塔”党建公益慈善项目,通过“社工+慈善”方式,深入调研走访,摸查收集并确定困难群众的500个“微心愿”,将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与资助人的帮扶意愿、帮扶能力精准无缝对接。从化区依托社工站成立社区慈善基金,依托村委会成立乡村慈善基金,依托新乡贤设立专项慈善基金,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慈善意识和公益精神,推动了社区公益发展,打造慈善助力美丽乡村发展的新模式。
在社工领域,社工站标准化建设纳入了市政府重点督办工作范围,此项工作从2017年8月开展以来,完成了二批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选拔培育了31名社工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导专员,构建并统一了广州社工站(家综)视觉识别系统,初步形成了《广州市社工服务站服务管理标准》等多项标准,今年8月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纳入地方标准制定项目。
在志愿服务领域,自今年6月试运行以来,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由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的集志愿服务发布,志愿服务时数记录,志愿服务积分存储,积分捐赠和兑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已累计注册志愿者近5万人,发布活动(项目)1500多个,提供超过1.2万个志愿服务岗位,平均每月发布近400个,遍布我市11个区,通过APP上“点一点”(活动报名)、“扫一扫”(签到签退),即可方便快捷参与志愿活动,让志愿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据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推进全市慈善、社工、志愿服务重点项目,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羊城慈善为民”活动,创建“慈善之城”,力争到年底各区设立不低于5个社区慈善基金;二是全面推进社工站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近200个社工站要全部完成社会工作统一性服务标准;三是开展社工站及承接机构专项检查,市民政局决定联合各区民政局将于2019年10-12月,对全市社工站及承接机构的专业服务效果、财务管理、内部治理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四是正式启动《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立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志愿服务标准、激励表彰、工作保障、监督管理等配套政策。
本次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全市慈善、社工、志愿服务领域的工作重点,体现了广州民政对新时代慈善社工志愿事业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担当。
责任编辑:林珏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