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承传—首届广府传统民俗文化广彩作品展开幕

发布时间:2018-02-09 12:05: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网(记者 黄磊刚 通讯员 赵聚祥)2月8日,由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文联、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工艺美术协会、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首届广府传统民俗文化广彩作品展在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幕。广州市非遗处处长张镇奎、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何建平、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艳、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府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张春雷、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民辉、海珠区文化馆副馆长申恩、海珠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叶苏红、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小玲、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高兆华、农工党广州市委会专职主委邓小建,农工党广州市委会秘书长兼组宣处处长夏凤华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作品展开幕。
  
  据了解,广彩界首次在瓷板上描绘广府传统民间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展览,也是广彩最老一个堂号“”赵兰桂堂“”,继2014年广彩“”赵兰桂堂“”150周年纪念展的一个延续,今次参与的师生制作团队人数有15人之多,他们行走在羊城的巷陌,观摩广州各种民族节庆,用瓷板的形式,历时一年创作的,真实地再现了羊城人民的精彩文化生活,美丽广州在这里,按着顺序,就像万花筒般地向我们展现出她的缤纷和祥和。而且每个瓷板画的故事内容非常丰富,因为发生在身边,所以极为亲切。
 
  
  “赵兰桂堂”始创于清同治二年,至今已是传至第五代。150多年,青灯熊炉,赵氏家族彩瓷精品迭出,名声赫赫,是广东非物资文化遗产华章钟绚丽的一遍。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传承人、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艺明接过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垣的“”赵兰桂堂“”金漆招牌,他与爱妻冯瑞华携手将家族的金漆招牌发扬光大。然而,一个家族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的情怀与担当,他们于2016年成立 了“广州市海珠区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让这一种经历近四百年的公益赵到了新的传承者。
 
  
  随后,嘉宾和师生一起参观瓷板作品和交流。本次展览从2月8日至3月11日在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责任编辑:陈杰玲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