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广州南沙召开商事登记确认制高级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0-25 22:40:1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陈杰玲 报道 通讯员舒霞 李夏同)10月25日,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高级研讨会在广州南沙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片区)管委会、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研讨会上研究探讨了商事确认制改革的内涵本质、法律依据、实施路径,总结南沙具体实施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接国际规则,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高级研讨会嘉宾合照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区领导刘朝阳、欧阳刘兵等出席活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广东省、广州市及南沙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上海、深圳、东莞等地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内地及港澳知名行政法学、民商法学专家,港澳企业代表等出席研讨会,共话商事登记确认制经验和成果。

将经营自主权交换企业

在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研讨会上,蔡朝林表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南沙自贸区创新的标志性名片,也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南沙在全国首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事项改为行政确认事项,最大限度将企业经营自主权交还给企业和市场,推动商事登记制度与国际商事规则接轨。同时,南沙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统一的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域推行综合行政执法,率先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准入、监管、服务机制。

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

蔡朝林强调,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正携手港澳加快建设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率先推动“湾区通”工程落地实施,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贡献智慧。

各界代表共话商事登记改革

澳门电子金融贸易促进会副会长马俊

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行业协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商事登记确认制度改革和南沙经验。“近几年,我们在南沙自贸区已经开办了多家公司,真切感觉到这里的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活动中,澳门电子金融贸易促进会副会长马俊接受南沙新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正在实行全国首创的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按照流程完成实名认证、自主申报、信用承诺等环节,就可成功办理营业执照。比较其他地区,在南沙办理营业执照不仅快,还很方便,体验很好。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在研讨会上表示,南沙自贸区在国内率先对不涉及负面清单、前置许可的一般企业实行商事登记确认制度,是对现行商事登记制度的重大制度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制度创新改革,与国际通行的商事规则接轨,体现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香港麦家荣律师行主管合伙人麦家荣

香港麦家荣律师行主管合伙人麦家荣则在研讨会上表示,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可以帮助内地市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南沙的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一大步。

办理营业执照“不求人”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试行的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事项改为行政确认事项,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申请,登记市场主体相关信息、确认其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发放营业执照并予以公示,彻底将登记机关手中的审批权革掉,大幅提高营业执照办理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办理营业执照做到“零见面”“不求人”“减材料”“优流程”“强信用”。

记者了解到,2017年7月,自贸片区管委会出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先试若干规定》,提出对不涉及负面清单、前置许可的一般企业的设立试行确认制。今年3月,商事登记确认制度改革范围拓展至南沙行政区和全部商事主体类型。

6000多家企业享受确认制改革便利

据悉,南沙通过探索试行确认制改革,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2018年全区新设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76.2%;今年1-8月,南沙新设企业3.3万家,同比增长35%,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18年营商环境全球模拟排名第29名。

截至今年9月底,南沙区有6572家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享受到确认制改革带来的便利,做到“即时审查,立等出照”,大幅提升办理营业执照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