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付晶 代国辉)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不断增加,疫情牵动着人心,怎样防疫、治疫,成了广大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沙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医疗单位如何在这场战“疫”中,运用中医药方法,发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作用。
预防疫情,艾草先行
走进南沙区中医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住院部等地方时,可以闻到室内充盈的艾草香味,这是区中医院在院内重要场所通风处进行熏艾。艾叶气香味辛,性温散寒,暖气血而温经脉,用之熏灸,能使热气内注筋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熏于居室,有抗击瘟疫的功效。另外,他们还将中药苍术浸泡在酒精当中,点燃后进行烟熏,具体方法为:按消毒空间计算,每立方米使用苍术片1克,将苍术浸泡于95%酒精内,酒精用量以淹没苍术为准,密封浸泡24小时待用。消毒时将浸泡好的苍术置于1个或2个耐高温容器内,点燃熏蒸2小时,每周1次。
图:南沙区中医医院在院内重要场所进行熏艾和中药烟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苍术烟熏消毒,对多种病毒(腮腺炎、流感和核型多角体病毒)、支原体(肺炎和口腔支原体)及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与其他致病性真菌等,均有显著杀灭作用。
图: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向居民发放艾条并指导使用
在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则是在艾绒中加入佩兰、苍术、青蒿、藿香,将五味中药用酒精浸泡后点燃,在室内进行烟熏,燥湿除秽的功效更强,亦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在进行上述烟熏操作时要注意用火安全,需等待明火熄灭、烟雾上升后室内才可离人。
图: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一线员工派发中药茶饮
此外,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向居民发放艾条并指导艾灸防治, 据该中心主治中医师李娟介绍,使用艾灸作用有二:一是艾灸足三里、神阙等穴位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二是点燃艾灸放在室内,可以驱虫杀菌,用作空气消毒。
中药茶饮,温暖人心
防控疫情期间,全国各大中医院、各地中医药管理局纷纷推出预防中药茶饮,南沙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参考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药方案,结合目前南沙区内气候、群众饮食习惯等特点,制定了由藿香、佩兰、茵陈、厚朴、槟榔、石斛、知母、白芍、黄芩等组成的中药茶饮,该院治未病科门诊黎丽娴医生介绍,该茶饮有芳香化湿醒脾、滋阴清热的调理作用,有助于扶持正气、抵御病邪。
图: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入户排查并向居民派发中药香囊
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参与当地的疫情排查工作,除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也通过服用中药茶饮增强身体抵抗力,为此中心推出了由苏叶、藿香、陈皮、芦根、谷芽、山楂、苡仁、生姜组成的中药茶饮方案,并向中心医护人员派送,中心员工冯国韵表示:收到社区发的中药茶饮,心里感觉很温暖,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有中心在背后守护,我们能更好的做好群众健康的忠诚“守门人”。
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一线员工派发中药茶饮
正全力抗击疫情的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热乎乎的抗病毒凉茶。这是区第六人民医院特意邀请中医科主任梁智东副主任医师配制并精心熬制的中药茶饮。在这一特殊时刻,这一袋袋
抗病毒凉茶饱含着医院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
中药香囊,防病保健
中药香囊在我国历史上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佩戴香囊,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防控疫情期间,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气候、疾病特征、人群体质推出了方便随身携带的中药香囊,向居民和一线工作人员派送,具体组成为:霍香10g,青蒿10g,佩兰10g,艾叶10g,防风10g,将上述五味中药制作香囊佩戴或者放家里。据中心中医师张小云介绍,处方中选用的防风能祛风除湿,霍香、青蒿、佩兰则均属于芳香除湿类药物,中药香囊可以温经散寒、祛邪除湿,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图: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一线职工收到了医院熬制的中药茶饮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区卫生健康系统单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纷纷为防控疫情贡献方法,面对疫情,不要恐慌,今天为大家科普的几个中医药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加强防控,在这里也温馨提示大家:中药茶饮仅作为预防使用,若出现发热等症状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责任编辑:孔梓青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