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提升质量和服务 四川绵竹小餐馆逐渐恢复元气

发布时间:2020-03-26 13:58: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郝桂锋 报道)3月24日晚上8点,四川省绵竹市老赵的餐馆迎来最后一桌客人。客人点完餐后,他赶忙钻进厨房忙碌起来。洗菜、切菜、翻炒、起锅……每道工序,老赵都做得十分仔细。三荤一素一汤菜,十分钟后,他接连端上桌,不知客人对味道是否满意,老赵站在距离餐桌一米处等待评价,担心对方尴尬,他又小心翼翼地朝后退了几步。“还是熟悉的味道。”其中一位客人品尝完,随即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得到认可,老赵忐忑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了笑容。

晚上9点半,餐馆里的员工陆续下班离开,热闹的街上安静下来,本想锁门回家,可老赵刚踏出门的脚又收了回来。担心明天的食材未备够,他又走到厨房检查了一次。餐馆恢复营业后,生意不比往日,老赵有些焦虑,他坐下喝了一杯热水,自嘲似的笑了笑,便驾车回了家。

3月25日早上,闹钟还没响,老赵就醒了。一看表,刚过6点。吃完早饭,他连忙赶到菜市场采购食材。赵刚在春溢街经营一家中餐馆,附近酒厂的工人和小区居民都吃过他做的菜品,大家都喜欢叫他老赵。受疫情影响,老赵餐馆年前停业后,便迟迟未开。2月29日当晚,做好店铺消毒后,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次日营业外卖的消息。第一天,7人预约3人临时取消,老赵捧着手机,叹着气表示理解。“现在更要提升菜品味道和服务质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客人。”即使复工首日便遭受不小打击,但他对餐馆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暂停营业

时间回到大年初一。当天老赵起了个大早,匆匆赶往餐馆,他得为已经订餐的顾客进行退订。看着厨房里提前采购的几万元食材,老赵十分发愁。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重,他还是决定主动暂停营业。

春节本是餐饮业生意最好的时候,停业在家,老赵总有些不习惯。“我是一名党员,总该为大家做点什么。”大年初六,他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后,被安排到天河村卡点值守,负责排查外来车辆。在卡点执勤期间,偶尔会有个别驾驶员对检查有抵触情绪,但老赵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劝导。

元宵节前两天,老赵成为某三无小区的“守门员”。全市实行封闭式管理后,许多居民都不习惯,尤其是老年人总想着出门逛菜市场,面对老赵的劝导,几人根本不听“招呼”。对大家的不理解,他直接翻出相关疫情新闻当场念给业主听。

成为志愿者后,老赵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但晚上躺在床上,他又十分着急地盘算着何时才能恢复营业。为了不让手艺生疏,老赵主动承包了家里的晚餐,没事就翻看食谱,变着花样做菜品。

复工第一天紧张忐忑

志愿服务结束后,老赵有些“坐不住”了。随着全市复工复产,他也计划着时间准备恢复营业。

2月25日,老赵驾车来到餐馆,打开门锁,擦去桌上的灰尘,他坐在椅子上发起呆来。以往客人多的时候,老赵总是觉得店里又挤又吵,有时候上菜得侧着身,生怕油渍滴在客人身上,遇上客人催促,他更加着急。如今,餐馆里空荡荡的,小声说话都有回声,让他觉得有些陌生。来到厨房,老赵拿起常用的炒锅颠了几下,又开始检查水龙头、燃气灶。年前他已经把新鲜蔬菜、肉带走了,只剩下一些保质期长的调味料,还有不少东西需要重新准备。

2月26日,老赵和两位员工准时到达店内,三人体温一测、口罩一戴、袖子一挽,便开始忙碌起来。在整理餐具时,里面有不少新购买的盘子和饭碗,老赵擦拭得十分仔细,他希望堂食当天能够用上。

2月29日,餐馆恢复营业首日,为了顾客的安全,老赵并未开放堂食。营业头一天,老赵便发送了群消息,虽然当晚接到7位客人的微信订单,但第二天其中3位客人又临时取消了。当天老赵准备了铁板烧水晶粉、土豆烧牛肉、凉拌鸭肠几样拿手好菜,准备为顾客打包带走。但临近中午,老赵都没有接到预订电话。其实两天前,他曾跟同样做餐饮的朋友联系过,对方表示暂时不开门。“主要还是担心没有客人,水电气费、新鲜菜肉都是成本。”可老赵决定试一试,经营了5年多,他积累了不少客源,疫情期间也有不少客人询问他何时开门。

中午11点50分,空荡的门口让老赵变得焦虑起来,他一会翻看手机,一会站在外面四处张望。只要有客人驻足,他立马热情地上前介绍菜品。员工见老赵如此忐忑,赶忙为他倒上一杯温水喝下,劝他莫要着急。当天,老赵接待了十多位客人,收入300余元,拿着其中的一张红票子,他感慨万分。“虽然与往常不能比,但明天也要继续加油。”

提升质量 相信未来会更好

整洁干净的餐桌上摆放着崭新的餐具,三五客人围坐着有说有笑,一道道色香味美的菜品陆续上桌……3月13日,老赵的餐馆开始接待堂食。当天中午不到12点,店内便迎来了几位老顾客。几人一番寒暄后,老赵便到厨房忙碌起来。

鱼片打好花、料酒腌制、下锅油炸、勾芡番茄酱……客人点了老赵最拿手的菠萝鱼,一个多月没做过这道菜,老赵有些紧张,手一抖,调味品就放多了,鱼味道有了些许变化。为了不让客人失望,老赵将准备出锅的鱼倒掉,整理好情绪,又重新做了一道。“只有提升质量,客人才会常来。”看着客人吃得津津有味,老赵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开业十多天来,客人在陆续恢复。到了周末,有不少人前来就餐。但为了大家的安全,起初老赵将客人控制在以往的一半左右,并且引导顾客分散就坐,有时中午吃饭的人多,他会建议顾客打包回家吃。

“等了好久,你终于开门了,今天得点几道你的拿手菜。”3月24日中午,附近小区业主来到老赵的餐馆,他赶紧招呼着客人坐下,并倒上一杯热水。为了让进店客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这几年,老赵一直没有入驻网络平台,他不愿意让客人久等。

老赵干厨师已有20多年,2014年他自己创业,在春溢路寻了个好位置开了这家中餐馆。虽然餐馆内有三位经验丰富的厨师,但不少老顾客都喜欢吃他做的菜,之前生意好的时候,每天餐馆都坐满了客人。受疫情影响,现在刚刚能收支平衡。“只要服务和味道提升了,客人就一定会再来。”虽然生意与往日不能相比,但看着餐馆又渐渐恢复元气,老赵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张婧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