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4月9日上午,我们走进四川省绵竹市城东新区图书馆施工现场看到,入口处整齐摆放着一排施工安全警示牌,公示栏里张贴着一张张安全施工图例。在忙碌的施工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认真作业,安全管理人员紧盯每一个施工环节,整个工地井然有序。
安全是从事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近年来,绵竹市积极部署,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确保绵竹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拉网式”巡查 发现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
“高空作业时一定要注意防护。”“塔机和施工电梯必须定期检修维护。”4月9日上午,市住建局质安站工作人员来到仟坤天朗工地,对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从3月26日开始,质安站陆续对全市50余个在建工地高空作业、起重机械、脚手架搭设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现场开展了“拉网式”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绵竹市部分建筑工地存在脚手架稳定性差、施工电梯螺丝松动等安全隐患。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现场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整改。对于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罚。截至目前,共发出限期整改书7份,停工整改书3份。
为提高绵竹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市住建局以责任制形式将目标任务下达到各单位,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项目负责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监督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各类建筑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文明施工 建筑工地面貌焕然一新
在仟坤水街建设工地,一眼望去,工地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划分清晰,整体布局有序。大门口设置了高压冲洗设备,一名工人正在打扫安全通道卫生。在原料堆放区域,分别设置了钢筋、水泥、工具设备等数十个分区。据工地现场负责人王天华介绍,工地实行标准化建设,工人们工作时有规可循,工地井然有序,这样不仅让工人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也使他们的安全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在工地上做了八九年,我亲眼看到了工地的变化。”工人洪长青说,以往的工地尘土飞扬,杂乱无章,稍不注意就会被绊个跟头或被碰伤,而现在的工地实施标准化建设,现场变得有序了,工人们上班心情舒畅多了,更重要的是基本没有伤亡事故发生了。
据了解,绵竹市各在建工地严格按照市住建局标准化工地建设的有关要求,制定“组织健全、封闭施工、布局合理、环境卫生、文明施工、关爱民工”目标,形成了标准化建设与现场安全施工同步管理模式。经过近几年的严格管理,专项督查,建章立制等工作,工人们养成了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的习惯,建筑工地状况大大改善,绵竹市建筑行业安全指数高幅度提升。2019年,绵竹市建筑行业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加大安全教育 为建筑施工筑起“安全墙”
“安全帽要带好,工作的时候不要闲聊,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4月9日上午11点,在仟坤水街建设工地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龙厚锋正忙着检查工地安全隐患,提醒工人们注意保护自己。顶着烈日,豆大的汗珠布满龙厚锋的额头,从早上6点开始,这已是他第8遍检查工地安全了。
“我的工作就如一个‘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每天都在查找不同的安全隐患。”在当天的检查中,龙厚锋在施工场内发现了一名因天热而未戴安全帽的工人,立马开启“疯狂劝解”模式,他先将工人劝回安全处,再不停地向工人讲述这一举动有多危险,直到工人戴上安全帽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后,龙厚锋才肯“放”过他。
在绵竹,像龙厚锋这样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共有100余名,他们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后上岗,每天穿行在绵竹市所有在建工地,对工地的安全生产、危险源和隐患排查、文明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制止工人的违章行为和违规操作,从早到晚用脚步丈量工地每一个角落,为建筑施工筑起“安全墙”。
此外,绵竹市各在建工地还通过周一安全日学习、班前班后会、警示标语、交底会、咨询日等方式对工人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针对事故案例分析进行现场实地演练,提高了工人自我保护能力和操作技能,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