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四川省绵竹市,素有“小成都”的美誉,一直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瑰丽多姿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特别是近年来,绵竹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深化农旅、文旅、体旅融合,实施全域景区化打造,目前已拥有3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旅游业已成为该市支柱产业之一。
遵守秩序、拍照礼让、耐心服务、爱护环境……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绵竹在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建设的过程中,以更高标准、更细致入微的服务,积极向市民和游客倡导文明旅游、安全旅游、环保旅游的理念,用文明之花铺就游客的幸福旅程,使文明旅游渐渐深入人心。
文明,让游客宾至如归
在广济镇云盖村,每年6月下旬就开始进入“避暑旺季”,来自德阳、成都和其他市州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期,一房难求;依射水河畔而建的孝德镇年俗村,随着原乡餐饮、风情民宿、主题集市、乡村观光、传统手作和年俗活动等业态的逐步出现,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必到的“打卡点”……近年来,绵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致力打造“旅游+”融合产业新业态,真正实现了四季有景、时时有节,八方可游、处处可赏。而旅游业火爆的背后,离不开绵竹良好的旅游秩序、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便民的管理措施,让广大游客无时不在感受着旅游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近段时间,九龙镇滑草场游客逐渐增多,景区工作人员微笑着向每位游客倡导文明旅游,热情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帮助。在出示健康码和身份证,并进行体温监测和登记后,游客们依次有序进入。“每次来绵竹都会到九龙滑草场逛一圈,这里娱乐设施多,防护措施做得好,我女儿很喜欢来玩。”来自成都的游客马雪菲说,绵竹旅游环境越来越好,可看可玩的景点也多,当地人更是热情好客,让她感受到了回家一样的温暖。
健康码核查、在线接待游客咨询、每日定时消杀、餐饮准备……临近中午,位于绵竹沿山的“半闲瓦舍”迎来了一批批游客。“环境好,服务周到,在这里用餐很放心。”游客王鹏说,绵竹的农家乐各有特色,除了可口的菜品,能留住人的还有贴心的服务。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由绵竹干部群众组成的文明旅游志愿者都会活跃在城乡景区的各个角落,加大对周边商铺、农家客栈、当地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并开展文明劝导、免费导游、景区保洁、文明交通等服务工作,助力文明景区建设。同时,利用电子屏、悬挂宣传横幅、设置文明旅游提示牌等方式多频次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引导游客绿色、文明出游。
文明,彰显在细微之处
4月11日,在清平镇旅游风景区,“金色清平•童话小镇”的美丽风光令游客们流连忘返,而游客的文明行为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游客服务中心,一位4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把手中的饮料瓶投进了垃圾桶。“现在游客的文明素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工作量减少了很多,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共同爱护景区环境。”一位工作人员说,以前在景区时常看到吸烟、乱扔乱吐、踩踏花草等不文明行为,但现在文明旅游意识已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细微之处见公德,举手之间显文明。随着天气回暖,不少市民和游客纷纷走出家门,或踏青赏花,或烧烤野餐。在孝德镇年画村,为了不给景区添堵,市民李涛将车停在停车场内,虽然要多走一段路,但这样的文明习惯已经成为大多数车主的常态。在“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我们注意到,很多游客都随身携带野餐垫和塑料袋,离开时不忘将垃圾随手带走。“景区比以前干净多了,现在爱护环境卫生的游客是越来越多了。”当地村民感慨地说。
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准备食材,一大早,广济镇云盖村民宿业主方全平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生意不比以往,但随着旅游逐渐‘回暖’,相信到了夏天,入住的客人会越来越多。”方全平说,吃“旅游饭”得沉得住气,从环境、卫生、服务等细节处入手,只要口碑在,游客始终会再来的。
走访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大家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呵护旅游环境,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文明,传递旅游正能量
迎着曙光晨练、身披晚霞起舞、置身林中漫步……文明旅游让绵竹赢得了游客的青睐,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传递旅游正能量。
竹篱凉亭、青砖黛瓦、小桥人家……走在九龙镇棚花村平坦洁净的农家小道上,一户户川西特色的农家小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年画跃入院墙,三五成群的游人穿行其间,优美宁静的山野风光犹如一幅泼墨酣畅的山水画。
与美景相得益彰的是,该村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停车场、登山道、休闲小广场、公共厕所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文明如厕”、“文明游玩”等宣传标语非常醒目,温馨提示着游客文明旅游。与此同时,村里还开设了“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等,对村民、工作人员、农家乐业主等进行法律法规、家风家训等培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释放社会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仪”。近年来,绵竹充分利用生态林业以及沿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各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涉旅企业对标对表,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加强行业自律,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意识也不断强化,并成为日常行动的自觉行为。同时大力提倡公序良俗,反对歪风邪气,广泛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和宣传活动,为共建共享文明旅游新风尚、争做文明旅游排头兵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