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下班路的守候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城乡公交全部停运,家住农村的我不得不开启每天骑电瓶车上班的日子。母亲一开始坚决不同意,担心我因不常骑车而出事,但我执意如此,并搬来父亲做“救兵”,母亲这才“败下阵来”。
2月中旬的一天,因为临时采访需要加班,母亲发短信说想来接我,我告诉她不用管我。等我终于忙完,已经是晚上9点半,从没在晚上骑过车的我,一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电瓶车的方向,一边心里忐忑不安,后悔没让母亲来接我。
来到二环路,没有路灯的马路漆黑一片,我停在红绿灯前暗自为自己打气。这时,马路对面一辆不断变换远近光灯的电瓶车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慢慢骑近一看,是母亲!母亲见我停下车来,一边赶忙将身上披着的军大衣脱下来套在我身上,一边絮絮的“唠叨”着:“这么冷的天,骑车也不知道带件厚外套,赶紧穿好,回家了。”一瞬间,我眼眶发热,心里的害怕也烟消云散。“不是说了不让你来吗?我自己会回家,等多久了?”我假装嘴硬地问道。母亲没有回答,只是率先发动电瓶车骑了出去,一路上,她始终不远不近的骑在我前方50米处,用车灯在黑夜里为我指引方向。
回到家,母亲连忙从锅里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奶奶告诉我,晚上7点时,天刚黑,母亲见我迟迟没回家,便从邻居家借来一辆电瓶车,骑到二环路等我。摸了摸母亲因骑车没戴手套而冰冷的双手,我强忍的泪水终于滑落,哭着问“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万一我没看见怎么办?”母亲抽出纸巾为我擦眼泪,低声说:“错过了,我就跟在你后面,你第一次一个人骑夜路,我不放心。”
因为神不能无所不能,所以创造了母亲。我想,这就是母亲,是无论走多远,无论你多大,始终最放心不下你的那个人。
有一种母爱叫“外婆”
早上8点,我和丈夫如往常一样相继出门上班,仅10个月大的小女儿妙妙也醒了,开始在床上闹腾起来。顾不得太多,老妈赶紧抱起妙妙,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忙着冲泡奶粉、放洗澡水等。为了帮我们减轻负担,从2011年孙儿华华出生那一刻起,老妈便无怨无悔地担起了在家带孙子的重任。终于盼到华华上小学,二胎妙妙又出生了,老妈也随即开启了新一轮的带娃模式。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年轻人上班压力挺大,老一辈干好家庭后勤工作,帮他们多分担下压力。”
华华是个古灵精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这些年为了照顾好他,老妈付出了不少。不仅无时无刻都要让小宝贝在自己的视线之中,陪着疯闹,带出去晒太阳,还得趁孩子睡觉时抓紧时间洗衣服做饭。孙女妙妙打小特别认生,睡眠也特别浅,老妈经常把妙妙抱在怀里哄着睡觉,等孩子睡熟了,才轻轻放在床上。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妈时常会感叹精力跟不上了,希望能有人搭把手,虽说偶尔也会抱怨几句,但第二天又跟“打鸡血”似的投入到带娃事业中。她总说辛苦点也没啥,只希望小两口能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嗷嗷待哺到跌跌撞撞成人成家,母爱给予了我们温情,也在时光中慢慢老去。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有时除了工作无暇顾及其他。因为母爱,母亲又毅然挑起照顾孩子的重担,不仅为我们免去了后顾之忧,也将自己浓浓的母爱延续到了孙辈身上。
母亲的手织毛衣
五一假期,在家整理儿子的衣服,几件手工针织的毛衣映入眼帘,那是儿子的外婆亲手给他织的。鲜艳的颜色、好看的花纹、独特的样式,不由得把自己的思绪拉回童年,回想起当年母亲辛苦学习针织为我织毛衣的情景。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扎好看的蝴蝶结。当时的小镇上,生活条件有限,家长并不能给孩子买很多好看的衣服,于是,手工针织毛衣便流行开来。有时候看到其他小孩身上漂亮别致的毛衣时,我的眼里满是羡慕。
不知从哪天起,每天夜里,母亲在忙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后,便拿出一本厚厚的针织儿童毛衣图案书出来一边看,一边在手上实践,直到我睡了,还看见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有一天,我翻开了这本厚厚的书,里面全是各种各样动物和卡通图案的造型,但是要想完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对于不识字的母亲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就这样,一针一线,母亲在自己慢慢的探索和研究中看懂了复杂的针织步骤,不知练习了好多遍,也不知重来了好多遍。最终,在母亲的努力下,一件白色的,前面织着一个坐在月亮上的卡通娃娃和后背织着一只大老虎的毛衣穿在了我的身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的我来到班上,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班上最靓的仔!
如今,我也做了妈妈,母亲依然用手工针织的方式延续着对女儿、对外孙的这份爱。虽然当年的毛衣已无从寻找,但母亲的手工毛衣永远是我心里最漂亮的衣服和最深的那份爱。
带着妈妈去旅行
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现在,只要有空,我就会带着爸妈去旅行,为爱美的妈妈拍一张张美照,制作成一本本旅游相册,就像儿时母亲用照片记录我的成长。
2019年9月,我们住在鸣沙山下的小村庄,凌晨4点多,窗外驼铃声声。为了看日出,早早起床的妈妈却舍不得叫醒贪睡的我,当我睁着肿胀的“熊猫眼”敲开她的房门时,妈妈的背包里已经装满我爱吃的零食。
鸣沙山特别陡,沙子不承力,我们只能沿着简易的绳梯艰难前行。担心我摔倒,妈妈“霸道”地抢走了我的背包,还故意走在我身后。几乎是沿着绳梯匍匐前行的我,时常能听到妈妈鼓励的话语 “快到了,休息一下再继续,就能看到最美的日出。”就如在人生路上的磕磕绊绊中,妈妈总是在我哭泣时拍着我的背,告诉我越过荆棘就是美景,然后做一桌美食,告诉我吃饱吃好就有力气跨过面前的坎儿。沙漠的清晨很冷,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到山顶时已经满身大汗,不过还好没有错过日出。月牙泉边、鸣沙山顶,妈妈手指着朝阳,转回头叫我,脸上满是笑容,我用相机记录下妈妈幸福灿烂的笑颜。
在安徽上班时,为了多和我聊天,妈妈好不容易学会手机打字。一次春节回家,怕我睡不好,妈妈把我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着我的后背,就像小时候一样。那一个春节,我决定辞去工作回到家里。我想,陪伴是最温情的告白。
这些年,爸妈先后做过手术,除了陪伴,我还想趁着他们能走的时候带他们到处去走走看看。从2014年开始,我便带着爸妈从大理、丽江、西安、重庆到色达、稻城、普吉岛……
和母亲的暖暖时光
记得刚和老公谈恋爱那会儿,由于年龄太小,性格火爆,两人经常吵架。有一次,两人实在谈不下去了,我便提出了分手。第一次正儿八经谈恋爱,投入的感情很多,分手以后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母亲那时还在厂里上班,工作虽算不上很忙,但也不敢经常请假。
见我一连好几天食不下咽的模样,掌握家里话语权的母亲有些着急。一天晚上她提前下班,做了一桌子可口的饭菜,小心翼翼地拉着我坐下,不停地朝我饭碗里面夹菜,吃着吃着我就哭了,母亲的眼角也开始微微发红,但两人都十分默契地保持着沉默。第二天是周末,等我起床以后,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等我一起用餐。此后的一周,她都没有去上班,在家里陪着我,当时我一直以为是厂里停产,但后来父亲告诉我,母亲是特意请了假照顾我。我想她对我的爱,一直都是含蓄的模样。
2018年,我和老公结婚了,记得婚礼当天举行仪式时,她站在台下看着我一会笑,一会哭,父亲握着她的手拍了又拍。其实从小到大,我都很黏母亲,结婚后,到了周末,我便欢欢喜喜地跑回去。有时母亲会提前打来电话问我想吃什么菜,只要听到答案,她便欢喜地早早地去准备了。
工作以后,很多朋友都留在了成都,身边能聚在一起玩的伙伴也不多,于是我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宅女”。母亲退休后的生活也算丰富多彩,见我一到假期就待在房间不出门,日子过得颇为无趣时,便总是约我一起出去玩。前段时间,漫山遍野鲜花盛开,给母亲拍照时,看见镜头中的母亲笑得一脸灿烂。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