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绵竹:让更多劳动者吃上“技能饭”

发布时间:2020-05-19 17:19: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日前,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楠木沟社区,50余名精准扶贫户正在认真上着“特色风味菜”扶贫专班技能培训课。只见大家跟着老师的步骤,有模有样地将蔬菜切成薄片。来自该镇建设村的宋加福虽身体残疾,培训期间他的学习热情却很高,没有落下一次课,跟着老师认真地学习煎、炒、烹、炸等各项烹饪技能。“能参加这个培训班,我非常珍惜,希望学成后可以靠这门技术找到一份工作。”宋加福感激地说,现在的职业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实用,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课程,培训后的就业几率肯定也比以前高。

近年来,随着培训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所推行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逐渐显现出培训周期长、培训内容陈旧、领取补贴门槛高等弊端。为实现职业培训工作的科学合理配置,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绵竹市紧紧围绕劳动者的培训意愿和市场需求启动实施了项目制培训工作,通过政府“挂单”,贴近转型发展需要列项目;百姓“点菜”,贴近群众实际情况定方案;企业“定制”,贴近企业实际生产助发展;市场“检验”,贴近市场用工需求送人才,使培训内容更贴合实际,培训质量更高,公众知晓更广,转移就业通道更通畅。

释放活力显成效——“三改变”助推职业培训提档升级

近段时间,家住富新镇清狮村的魏国荣、张大琼夫妇忙得不可开交。去年通过参加“特色川菜”培训,夫妻俩靠着学到的手艺做起了乡厨,每月收入达上万元。家住清平镇的李英利用在“四川特色小吃”培训班上学到的技能,创业开起了小吃店,卖起了米粉、面条、抄手、水饺、包子等小吃,暑期等旅游高峰期一天的营业额能超过2000元……去年以来,绵竹市人社局精准发力,通过“三改变”进一步推动了绵竹市职业培训提档升级,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自觉学技能、企业组织员工提技能、培训机构乐于搞培训等多重积极性,为绵竹市职业培训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了自己的创业就业梦。

截至目前,绵竹市已开办“年画+竹编+创业”“欧式甜品”“四川特色小吃”“特色川菜”“婴幼儿护理员”等多项技能培训班39个,共培训学员1698人,已实现就业创业636人。

——变线下培训为线上+线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绵竹市积极组织培训机构搭建网络直播课堂,启动“互联网+”的授课新模式,首创“空中课堂”网上培训课,为老师和学员建立线上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帮助企业在停工停产期间加强职工技能提升,为下一步恢复生产做好准备。目前,共开展欧式甜品、电焊工培训等3个线上培训班,培训学员264人。在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的情况下,绵竹市又积极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即“线上”开展理论教学,“线下”开展实际操作,进一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方式,降低企业及劳动者的工学矛盾。日前,已为三佳饲料有限公司在职农民工开办电焊工职业培训班,培训学员40余名。

——变单向培训为多点发力。为进一步丰富职业培训项目和内容,绵竹市加强对外宣传,通过调研和比选,在绵竹市范围内甄选17家培训质量优、培训工种新的职业培训学校参与绵竹市职业培训任务分解,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工作要求,市人社局组建24小时重点用工企业用工调度专班和政策宣讲小分队,深入绵竹市镇(街道)、园区和重点保障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和调研,摸准培训需求,适时开发了特色风味菜、时尚服装制作、美妆、美甲等27项培训工种。

——变重培训数量为跟踪问效。为鼓励培训机构做好、做实培训,市人社局创新做法,建立奖励机制,跟踪问效,有效提高培训机构积极性,同时为学员后续就业提供保障。在培训项目制定上,将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纳入项目制培训效果的重要参照标准。在培训之前,由就业局协同培训机构收集企业、市场对此项培训工种的需求量,培训后由培训机构组织召开比选会,对接和推荐就业。此外,规定每个培训班的就业率不能低于10%,才能全额兑付培训补贴,低于10%的,给予兑付80%的培训补贴;对就业率超过20%的培训班,给予培训机构新增就业补贴数20%的职业培训补贴,实现结业即就业。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郑红一直以来都从事职业培训相关工作。她告诉我们,项目制培训比传统职业技能培训更加灵活,更接地气。“随着培训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所推行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逐渐显现出培训周期长、培训内容陈旧等弊端。”郑红说,在确保实效的前提下,项目制培训打破了国家职业标准里原有的教学模块、培训学时限制,给培训机构、参训学员及企业一定的调整权限,尤其注重培养学员动手能力。现在,绵竹市的项目制培训工种已达30余项,更加注重培训质量和监督管理,确保培训过程可查询、可追溯,真正让培训成效经得起检验。

量身定制接地气——让技能培训成稳就业“加速器”

我们了解到,与之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相比,今年绵竹市扩大了培训覆盖范围,将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受益群体由以前的五类人员变为现在的七类人员,并对他们免费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等。

下一步,绵竹市人社局将根据企业和劳动者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更多“接地气”的培训项目,以民宿管理、家庭服务业为重点,开展乡村振兴职业培训,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以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品牌小吃培训为抓手,大力促进成德眉资传统小吃文化交流;以餐饮甜点、美容美发等为重点职业,大力开展城镇职业培训,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以电子商务、物流等新型职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转型职业培训,积极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同时,进一步加快职业培训力度和广度,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培训后期的跟踪指导,组织企业开展比选会,为企业和培训学员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培训就业率,为绵竹打造“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三张名片,加快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休闲度假目的地”增添新的动力与活力。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