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创新服务模式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06-04 23:27: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6月2日下午6点30分,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政务服务中心D区一楼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事大厅内,还不时传来阵阵交谈声。按照中心的作息时间,此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工作人员还在忙碌着为几位群众办理二手房网签手续。“为了不让办事群众白跑一趟,我们加一下班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工作人员邹佳芸说。

主动上门服务 打造人性化服务窗口

“真的太感谢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了,直接上门为我服务,原本以为3个月才能办完的过户手续,没想到很快就完成了。”提起不久前的房产过户经历,家住飞云街的温大娘感激地说。

今年5月,70多岁的温大娘打算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过户给儿子,然而她却因病住院不能亲自前往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得知情况后,中心工作人员张从华第一时间带齐各种业务资料赶往医院为温大娘提供上门签字服务,在病房外驻足等候近一个小时后,温大娘才从沉睡中醒来,张从华赶忙上前仔细向她讲解签字流程,认真核对房产信息,及时帮老人解决了实际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为她办理了房屋交易网签业务。

在房地产交易中心,解民忧暖民心的服务一直在上演。“房屋交易、登记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人情味’。”房地产交易中心副主任曾莉说,对于一些身体有残疾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有特殊原因不能到中心办理业务的群众,房地产交易中心坚持提供上门服务,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方式,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市住建局房地产交易中心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办理房产交易业务的需求,从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理念出发,本着“诚敬为民”的服务态度,成立了业务服务小分队,不断优化上门服务举措,方便“老、弱、病、残”群体在家门口办理各类业务。同时,小分队还不定期进入各居民小区,为市民宣讲商品房购买注意事项、预售资金监管和维修资金缴纳等相关政策。截至5月底,该中心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0余次,主动为群众办理房产过户、签约等各类业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辟绿色通道 打造便捷式服务窗口

6月3日上午8点,王竹青早早来到单位,简单收拾一番后,她迎来了第一批办理业务的群众。核对房产信息、办理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网签合同、备案房屋面积测绘信息......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午休时间已到了。看着仍然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群众,王竹青婉拒了同伴相约吃饭的邀请,依然坚持埋首在电脑前为市民填写商品房交易网签合同。

王竹青是市住建局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主要负责房屋过户、签约工作,人多、事忙、工作重复单一是她所在窗口的最大特点。在王竹青看来,提前上班、延迟下班是中心员工的“家常便饭”。“每当房地产开发商开始预售后,我们中心的业务受理量便会大大增加,最高峰时每天会办理300多单业务。”王竹青说,中心白天延时服务,晚上加班加点,中午取消午休,以超负荷的工作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曾莉介绍,近年来,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加快了推盘步伐,房地产交易中心急企业所急,在商品房预售、房屋网签合同、房屋面积测绘备案、房权登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我们在企业发展需要的特殊时刻,安排人员加班加点,为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网上签约、备案业务,进一步压缩办件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曾莉说,此外,为了方便市民办理二手房交易业务,中心设置“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的综合窗口,实现房屋登记、交易、税务“三窗合一窗”,群众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交一套材料、一次性交税费”,即可办结,办理周期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