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蓝田民族中学学子将非遗文化“舞火狗”搬上舞台
发布时间:2018-07-24 15:05: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20日晚,“愉悦龙门、恬美瑶乡”龙门县“舞火狗”歌舞晚会在中山纪念堂上演。现场,来自龙门县蓝田民族中学的小演员们用优美的舞蹈语言将历史悠久蕴含浓厚民俗风情的民间习俗“舞火狗”搬上舞台,获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据悉,“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一带瑶族同胞的节日,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以感谢狗对瑶族人的养育之恩。“舞火狗”既是舞蹈,同时又是蓝田瑶族少女们的一种“成年礼”,每个少女要参加2到3次的“舞火狗”,方能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2006年,舞火狗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舞蹈队老师郑安娜告诉记者,尽管这支舞蹈只有短短4分多钟,却将这一仪式的每个环节都融入其中,尽显其最原汁原味的精髓。她坦言,最初接触这门习俗时,出生于“零零后”的演员们并不“感冒”,但随着表演的次数多了,她们越来越懂得其中之美:“舞火狗已经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习俗继续传承下去。”郑老师表示,这支舞蹈不仅跳出少女们对爱情的向往,传递的更是一种对生活、对祖先的感恩之情。(林建明 郭文斌)
来源:县科教局
编辑:荔枝
审核:叶桂红
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磊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