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达州达川区冯家庙村刘涵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发布时间:2020-07-16 16:49: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盛夏的冯家庙村被郁郁葱葱的绿色环绕,清油的蜜柚已悄然挂上树头,嫩绿的蔬菜在棚里拔节生长,清香的荷花摇曳着绽放,塘中的鱼儿畅快地跳跃,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勾勒着乡村迷人气息。这些年在脱贫政策的支持下,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和村民精气神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刘涵,女,31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的第一书记。自去年6月担任了村第一书记以来,在百姓群众的院坝屋内,在阡陌纵横的田间原野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出行标配就是一个布文件包,里面装的是花名册、扶贫手册、笔记本、笔。走哪儿带哪儿,问情况做记录,大家都笑她带个"牛肚包"走村串户。她回答道:这是我的"锦囊袋"。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第一书记刘涵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走访群众了解情况

兴产增收的"操心人"

冯家庙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集体产业几年期间也引进了几个种养大户,大棚蔬菜、莲藕、柑橘、水产养殖等。品种门路多,但是产业不成片没有亮点是个问题。于是她找到水产大户冯建华建议他可以扩大养殖规模,走生态养殖模式。冯建华倒出苦水现在欠贷款一百万,没有资金持续注入。

整合情况后她回帮扶单位汇报此事,单位领导听后立即表示要全力协调支持。通过跟多个部门联动协调沟通,最终在银行争取到免息贷款20万的额度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要让好的产业生根壮大,在本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实现村集体产业和村民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帮助增收,巩固成果,还必须鼓励大家勤劳致富动起手来,勤才能补拙。她说道:要想村民致富,必须产业增收入,有了家还要有业。合作社务工酬劳是一个渠道,自己发展农副业也是一个渠道,她呼吁农户用产业发展资金发展养殖,搞加工,改变坐等输血方式,让钱生钱。

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她还通过搞宣传,发朋友圈,线上线下跑销路帮村内农户变现,亲自把农户自家产的米、蛋、禽、肉、面、粉、蔬菜拉进城区销售,让农户们不出村就把农副产品都变成了真金白银。一年之中帮助21户农户分销农产品,带动经济约1.1万元,实现了经济脱贫增收。她真抓实干谋发展,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让群众自身造血保长久,小康生活有盼头。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第一书记刘涵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帮农户售卖农副产品

为民办事的"勤务员"

冯家庙村距场镇约3.5公里,全村贫困户却有121户、365人,大部分都是因病致贫,留守村内的大多数都是身体弱收入少的中老年人,刚进村村里人就对外在形象瘦弱的她产生了疑虑,要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入户走访必须先行,要用真情树形象、用真心换民心,把群众当朋友,替他们解忧愁。

6社的何成伍,肝硬化多年,经常需要住院治疗,家属也属于智力残疾,家中还有两个读书娃。人在生病时候就会特别脆弱,住院期间就给第一书记打电话:"刘书记,我这个家庭可怎么办叻,我都不想活了......"刘涵听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立马驱车去人民医院看望他,找到主治医师询问了他的病情,并给他送上慰问金,鼓励他一定要坚强,大家都会帮他渡过难关。刘涵回村后一直在思考:家有重疾如何让家庭不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呢?后经多方求助协调,只有在教育和低保上给予他家庭一些政策,建立防返贫机制,解决了收入达标问题,也让何成伍重拾了生活信心。

6社的何成安是一名独身老汉,没结过婚也没有子女,本已年满60可以领取农保,可身份证原来登记有误办小了4岁,很是苦恼找到她:“刘书记,你看我一个孤寡老人,生活恼火,你得给我想想办法哟?”她得知情况后多方查证,翻档案问政策找证据,拿着他的材料派出所公安局来回跑。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的努力争取和协调下事情终于落地了。当她带着何成安去派出所打印新户口本的时候,何成安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刘书记你真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我真的太感激你了!"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第一书记刘涵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看望住院的何成伍

疫情防控的"守卫兵"

2020年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已经打响,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收官之年又遭遇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这给本身就艰苦卓越的脱贫攻坚工作又带来了严峻挑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涵作为第一书记立即返岗履职,到防控一线去。她本身是一名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想到了帮村里联系购买防疫物资。消毒酒精、消毒液、口罩,这些都是急需品,村里开展工作非常需要,她多方联系四处奔走终于筹买到口罩300个、消毒酒精10升、消毒液4瓶、体温枪一支。第一时间送达到村内发给大家使用,确保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她自己也积极投身到防疫宣传和排查工作中去,发手册,测体温,搞消杀,一样不落下。这场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第一书记刘涵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村口体温检测

没有硝烟的战争,她带领村干部大疫当前齐上阵,积极引导群众做好防控,带头走在防控前沿坚定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年的扶贫经历收获颇多,从最开始的不信任到现在的有事要找第一书记,她成为了村里人信任的"幺女儿""好书记"。如今她仍在攻坚路上前行,牢记着自己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达川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