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重庆梁平猎神村:湿地“润”竹乡

发布时间:2020-08-20 22:22: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初夏时分,位于重庆市梁平区百里竹海深处的猎神村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阳光和煦,万物生长,一栋栋竹楼错落有致,散落在弯弯溪水旁,房前屋后花木扶疏。不远处,梯形稻田湿地沿着沟谷向远处延伸,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悠闲地享受着生机盎然的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恬淡。

“以前我们村可不是这个样子。”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说。

2018年初,梁平区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理念,在乡村探索“湿地+”模式,推动湿地保护开发、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猎神村抛弃原有依托矿产开发的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优良的生态资源,探索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业、民宿业,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实现了蜕变。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如小湖、自然水塘、小溪、河湾、沟渠等,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近两年,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重庆加大了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探索力度,在梁平和开州等地先行先试。

猎神村原本1米多宽的一条小溪沟,在小微湿地理念和技术引领的生态修复过程中,种上了悬垂型植物蔷薇、月季和水生植物,直立式陡岸的渠道变成了生态秀美的乡村溪流。溪流两岸的村居旁,一户户村民自发堆叠的柴禾,就像一个个多孔穴的“昆虫旅馆”,为小溪生态系统的“居民”(各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落脚之地。紧邻村落的50亩沟谷稻田也被保护起来,建成了山地立体梯塘小微稻田湿地。

民居与湿地相映成趣成为猎神村的又一美景,也引来了旅游投资商。

2019年,猎神村村集体流转了22户闲置房屋,联合百里竹海旅游公司,引进了餐饮、咖啡吧等16户商家,吸引了总计700余万元的城市资本,打造出三条“竹”味十足的商业街。

在猎神一巷,绵延二三百米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竹器,小巷间飘着若隐若现的竹香。村民李治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法娴熟地剖藤条,制作竹篮提手,“坐在这里编,有工资拿,卖出去一个还有提成。”

坐落在百里竹海深处的猎神村,家家户户都有编织竹制品的习惯,被誉为“竹编之乡”。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盛起,古老的编织手艺迎来了新的活力。在编织竹器的过程中,村里人不仅享受着编织的乐趣,也享受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猎神二巷以休闲观光为主,整条街巷充满着质朴的生活气息。新华书店的入驻,让二巷多了几分文化气息。书店内摆放的旅行类书籍和包括书签在内的各种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

猎神三巷以民宿为主,多由当地村民的“竹”家乐改造而成。民宿与周边环境营造出的舒适与惬意的氛围,让游客像是回到了告别许久的少年时代。可以伫倚竹楼,隔窗而望,享受远山如黛,竹韵飘香,晴时细看花开花落,雨时静听雨打风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猎神村已建成“竹”家乐23家、特色民宿2个,村民平均年收入达2.67万元,与3年前的9300元相比,翻了近三倍。(李波)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