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帆影弦歌万千重》 再诉大运河不尽情缘

发布时间:2020-12-14 20:16:21 推广 来源:央广网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非遗原创剧目展演作品、非遗跨界器乐剧《帆影弦歌万千重》,12月25日将在隆福剧场上演。12月11日,该剧编剧杨建业、导演李学熹、主演吴茜等出席发布会,展示了剧中片段。

该剧讲述苏州昆班北上,在大运河上发生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明成祖迁都北京,苏州昆曲社瑞霞班班主苏九鸣也决定从大运河北上,迁班京城,发扬昆曲文化。瑞霞班的苏媛容貌俊美、技艺高超,有众多追随者,又因思念失散的恋人河上飞不愿背井离乡。登船时,当地豪绅李明俊前来阻拦,未果后含恨而去。瑞霞班的船在大运河一路北上,为美丽的风光抚琴吟唱,为逃荒的饥民赈灾义演。痴迷昆腔也迷恋苏媛的李明俊一路追随而来,阴差阳错下,已成为河盗的河上飞出现,救了众人……

该剧编剧杨建业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他表示,此次创作《帆影弦歌万千重》颇有几分明代传奇小说的色彩,同时一则还原明代迁都故事,展现厚重历史,一则以大运河为线索,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串联。剧中人在大运河上演绎了一出既情意绵绵又荡气回肠,既有江南诗意又具北方豪情的动人故事。

导演李学熹在发布会上表示,《帆影弦歌万千重》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如何将非遗、跨界与器乐几个重要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何让三者之间各有特色又相辅相成是创作的最大难题。最终,主创团队决定回到故事,讲好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从故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导演举例说:“如果北上是走运河,那么从南到北的纤夫喊出来的劳动号子就完全不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是独立的,但从故事角度来看,它是完整的,一致的。”

同时,《帆影弦歌万千重》中引入了大量的非遗元素,以运河为线,串联起南北方的昆曲、劳动号子、箜篌、商羊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相互衬托,描绘勾勒出华夏文明璀璨耀眼的一面。

据了解,饰演女主角苏媛的演员吴茜是箜篌艺术非遗传承人,她擅长将传统文化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攫住观众,让传统文化的韵美在新时代悄然绽放。

责任编辑:张婧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