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达州通川:“五步法”促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100%

发布时间:2020-12-16 21:55: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按照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布署,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国有资产事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通川区国资中心)采取“五步法”强力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截至10月22日,5639名国企退休人员已100%签订移交协议,100%完成实质性移交,比全省要求提前近两月时间率先完成移交接受任务,工作进度位居全市前列。

快速行动 构建层层抓落实格局

据统计,通川区接收各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达5639名,任务量大、涉及面广。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干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通川区国资中心牵头会同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等7部门于2020年5月27日制定了《通川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方案》,确定了移交工作流程“五步法”,为移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据了解,“五步法”即:第一步,国有企向通川区国有资产事务服务中心提出移交申请,明确移交的方式(企业注册地或退休人员经常居住地)及其退休人员数;第二步,国有企业与通川区政府签订移交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第三步,办理人事档案移交。第四步,国有企业凭签订的移交协议和人事档案移交手续,到相关乡镇街委及所辖社区党支部办理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第五步,国有企业凭签订的移交协议、人事档案移交手续、党员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到相关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退休人员移交接收手续。

庚即,通川区国资中心、区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办委各明确了1名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力推进 周密细心换移交顺心

要实现国企退休人员“零问题”移交工作,并非一件易事。

“移交过程中,规范整理档案和存放档案又成为了企业和接受单位的‘拦路虎’,对企业和接受单位都是考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通川区国资中心主任梅楠介绍。

为顺利推进工作,通川区国资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企业和区级相关部门、以及区档案馆召开座谈会,经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明确由区档案馆接收移交人员人事档案,从而解决了人事档案移交难问题。

但移交工作中的“堵点”不止于此。“很多企业都针对退休员工设立了相关部门,并会根据需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丰富退休员工的业余生活。一些退休员工最初非常担心没有归属感,不愿意被社会化管理。同时,社区也担心一下接受几十上百人不好管理。”梅楠坦言。

9月3日,通川区国资中心组织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相关企业和区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办委及时召开了工作推进会,明确了“企业与社区结对共建”模式,企业将现有专用于退休人员的服务活动场所,按属地原则纳入资产所在乡镇(街道)和社区使用管理维护并向社会开放。

截止10月22日,全区共签订移交协议43家,移交人员5639人,移交人事档案5639人,移交资产使用权2宗,全面完成任务。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