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建设,根在基层,只有人民群众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才能让法治社会的根基不断夯实。日前,我们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依法治区办了解到,黄市镇“民法典之路”获评四川省第一批“七五”普法亮点点位,在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有力一步。
据介绍,黄市镇依托沿黄公路优势,结合具体实际,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整合为“三大篇章”(自我认知篇、孝老爱亲篇、和谐律动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段布局在沿黄路沿线及院落,打造出全市首条“民法典之路”。民法典之路把《民法典》总则编中的八大亮点和人格受法律保护、隐私权等内容,以及《民法典》出台背景、重大意义等分布在整个路段开展系列宣传,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民法典》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深入的认识。
据丰光村党支部书记黄训文介绍,该村是原来的农丰村和光明村合并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周边住户较多,有50余户、200余人,文化小广场成为了大家的主要活动场所和村里最重要的宣传阵地。针对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越来越多,为有效避免不孝敬、不赡养老人以及邻里不和睦的现象,该村试点实施了“党建+孝老”项目,将陪老人聊天、散步,孝老爱亲等知识以宣传栏、展示牌的形式直观展现,切实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群众心里、走进千家万户。
1组的村民王前大在民法典之路的宣传下,慢慢明白了“孝老爱亲”的可贵,转变思想,肩负起了责任,主动照顾年迈的母亲;1组村民李安林细心照料期颐之年的母亲,直至她离世……在丰光村,随着民法典之路成效的凸显,这样的事例不断涌现。
黄市镇党委副书记龚杰表示,《民法典》与“家风建设”的有效融合,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群众心里,走进千家万户,有效减少了家庭矛盾纠纷,树立了良好家风,带动了社风民风。同时,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了解掌握法律知识,保障合法权益,助力乡村治理,培育了良好乡风文明。
据了解,今年以来,黄市镇通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高效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00余个,办理实事800余件。(彭彦彰 牟丽)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