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

四川宣汉法院对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06 17:11:4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之一。但近年来,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给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四川省宣汉人民法院通过统计近三年来审理的137件道路交通安全刑事案件,分析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存在的问题:一是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酒后、无证、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其中,饮酒(含醉酒)后驾车的占比42%、无证驾驶占比23.8%、货车夜间通行违章驾驶肇事占比16%,道路安全风险亦不容忽视。二是对超标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有待规范和加强,超标电动自行车使用泛滥、骑车者交通违法突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部分人员认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驾驶技术简单易学,未对车辆进行上牌和持有效驾驶资格驾驶。其中,因无证驾驶电动摩托车肇事的有6起,且非机动车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三是不良行车条件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标志不完善、维护不到位等因素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在乡村道路、道路交叉口等危险路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冲突严重,交通安全风险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该院建议:一是大力开展法治宣传。通过法律宣传、送法下乡、社区联系点等形式,突出对偏远农村、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全方位宣传教育,针对性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广大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和现代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加大查处惩治力度。交管部门要常态化、全覆盖开展违法驾车执法查处工作,扩展查处时间和查处范围,采取不定期查处、分散查处、巡逻查处等方式,加强对酒驾、超载、超速的专项治理,达到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司法机关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通过繁简分流,依法对主观恶性深的被告人加大惩处力度,彰显法律权威。三是强化驾驶技术培训和考核。优化培训方式,在落实培训学时要求的基础上,创新培训方法,满足学员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严把驾驶资格准入关口。要加强驾驶素质教育,强化安全驾驶、文明行车意识,防止出现“路怒症”、开“赌气车”,形成知识、技能、安全意识一体化的规范化培训体系,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四是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强化产品出厂前管理,严禁电动自行车超标准、违规出厂;严格电动自行车上牌规定,对已上路的超标电动车强制上牌、办理保险,加快推进不符合标准的快递、环卫、外卖电动车淘汰工作,降低上路风险。五是改善道路交通软硬件设施。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完善对路基、路面、防护设施、减速带、单行道、交通标志等的日常维修养护,改善不良路况,切实强化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刑庭 侯维平)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