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许元莉)3月18日,由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学校牵头发起的中华经典吟诵省级课题在内江市全面推开,全市发展授牌33个中华经典吟诵项目实验校。内江市教科所初教室主任黄斌在讲话中要求,传承文化经典,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吟诵学习、培训和教学,师生都要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当天,为期两天的线下推广“内江市2021年中华经典吟诵实验项目实验校教师吟诵培训活动”在内江市东兴区五星小学拉开帷幕,各区县中小学语文教研员、吟诵实验校分管干部、教师代表及参与中华经典吟诵实验项目“忆吟诵诗教课堂”古诗文说课、微课视频录制老师参加培训。
这次培训,采取教学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相结合进行。主要内容是古诗文吟诵教学说课;古诗文吟诵教学经验分享;古诗文吟诵基本方法培训。
活动一开始就迎来一场视听盛宴,来自内江市中区天立学校的刘玲老师用悦耳动听的吟诗带领大家走进了六年级下册的《采薇》,她巧妙地将吟诵与诗歌相结合,让学生在吟诵当中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接下来,隆昌市宝峰小学的苏和平老师分享了五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他采用“替代式”和“点拨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去感受吟诵,通过吟诵去感悟古诗的语言美、情感美和画面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吟诵的过程中,通过声音来理解体会诗意。
听了两节高段的古诗文吟诵教学,对于低段,又是如何运用吟诵教学法教授古诗文的呢?东兴区五星小学的邱欢老师分享了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设计,她在吟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增加了弹性和灵活性。采用读诵和吟咏替换朗读、学生跟读、自由吟咏、以诗配画等方法完成任务,并且对于积累古诗较多的班级,增加“贯穿式”的教学方法,在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文字美、意象美和情感美的思考和领悟的基础上,有梯度地进行了教学设计。
听完小学的古诗文吟诵教学设计,初中的老师们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教学设计。首先是内江市第六中学的黄林老师带来了七年级上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在他的教学中凸显了吟诵教学所带给他的灵感与创作。紧接着,内江市第二中学的李立老师分享了他的教学设计《水调歌头》,并在此基础上谈了他的教学构思。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完5位老师分享的吟诵课教学设计,许多老师有了自己的思考,威远县教研室的魏虹波老师和隆昌市第二中学的赖燕老师分别分享体会。
东兴区教研室副主任、省级吟诵课题主研罗莉用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吟诵作了别开生面的古诗文吟诵基本方法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她讲解了吟诵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即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不仅如此,她还用丰富的吟诵案例耐心教授给各位求知若渴的老师们,比如《江南》《暮江吟》《凉州词》《夜雨寄北》等22首古诗吟诵。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经典吟诵的魅力。讲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指导性和示范性,老师们从思想上受到了新的启发,认识上得到了新的深化,境界上有了新的提升。
讲座结束,内江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钟永菊对吟诵实验校验收与调研工作作了部署。
责任编辑:郝桂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