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原料来自南美 市场面向欧美

——全国最大鱼油出口企业在四川
发布时间:2025-07-15 10:21:44 推广 来源:四川日报

从领跑业内到家喻户晓,位于德阳什邡市的四川欣美加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欣美加)只隔着一次海关数据发布。

2024年3月,成都海关公布前2月外贸数据,提及四川鱼油出口值居全国第一。生产在内陆省份,原料来自南美洲的秘鲁,市场主要面向欧美——令人好奇的操作,使全国最大的精制鱼油生产和出口企业欣美加“藏不住”了。

随着这一数据持续“上新”,欣美加董事长尤洪雨的电话响个不停,采访的、求证的、对接的……好不热闹。“其实我们多年来年鱼油出口一直稳居全省榜首。”尤洪雨说。

此刻,万里之外,秘鲁渔场本季的捕捞已近尾声,生于深海的金枪鱼、凤尾鱼等为什么“游”到天府之国?欣美加如何在不那么出名的细分行业中拔得头筹,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模式可靠吗?

面对川观智库省情研究所、川观县域经济智库的采访,在媒体上鲜有露面的尤洪雨打开了话匣子。

先有市场再有工厂 在四川切入精制鱼油的逻辑

尤洪雨是“70后”,黑龙江汉子,早年在媒体和金融单位工作,后来离职专注国际贸易,一直活跃在医药大健康领域。

为什么是四川?这事发生在15年前。他的团队与国外企业建立稳定贸易关系后,时常被问到“有没有鱼油”。放眼四川,这里拥有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除了沙漠和海洋,而鱼油的天然宝藏恰恰在深海。但是,当“有没有更好的鱼油”不断在耳边响起,尤洪雨觉得必须要有,送到手的生意还能不做?

“先有市场、再有工厂”,他和团队进军鱼油产业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当时沿海省份的鱼油厂家数量不多,产能小、鱼油纯度低,无法满足国外对高端食品级和药品级鱼油的需求,尤洪雨决定带领团队自己干,从纯贸易迈入制造业。支撑他信念的还有一个判断:“中间商贸易会越做越难,必须提前布局谋转型。” 

原料鱼油的来源很快找到,秘鲁渔业资源丰富,秘鲁渔场是全球四大渔场之一,以盛产凤尾鱼闻名。问题来了:既然原料靠进口,工厂建在沿海不更省钱?

先算物流账。欣美加的原料由上海入境,从上海到四川,物流成本平均每公斤0.8元,如果以万吨计,这笔开支确实不菲。

再算综合账。粗鱼油进口价几十元一斤,经过蒸馏、精馏等工艺提纯后,价值实现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四川工业用地价格、人力成本等远低于沿海,在四川投资还能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一比,物流成本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远渡重洋,秘鲁深海鱼“游”到了四川。

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 “门外汉”构建技术壁垒的路径

鱼油的核心价值在于Omega-3的组分(主要是EPA和DHA)。只有把粗油提纯为EPA/ DHA纯度更高的精制鱼油,才算真正拿到全球精制鱼油行业的入场券。这一步,尤洪雨和团队走得极为艰难。   

鱼油制造是有技术壁垒的小众行业,先进的提纯工艺和高端设备是买不来的。好在中国鱼油产业有一定积累,尤洪雨的团队“集百家之长”攒出一条生产线,依靠基础工艺先把低纯度的产品生产出来,随后找到一家成果待转化的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团队咬牙投入两三百万元,却收效甚微,几乎打了水漂。

“这可是十几年前,那时工资才多高?”尤洪雨倍感压力。他也在反思,为什么数据在实验室有效,到了生产线就失灵了?高昂的“学费”让他意识到建强企业技术团队的重要性,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才能针对性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有的人被失败击垮,而有的人则从失败中收获了方法。欣美加改造一套关键设备时,试图将一个指标降至设备设计制造厂家的极限水平以下,国内一些机构表示无法实现,国外技术公司愿意尝试但结果不保证,至少排队等一年才开始实验。

 欣美加想到了一个办法,发出“英雄帖”,把企业研发部门、科研机构、设备厂商、“海归”技术企业等聚集在一起联合攻关,用两年时间把这一指标做到了极致,解决了高纯度鱼油批量化生产的难题。

欣美加鱼油提纯度达到98%,一个曾被国外技术壁垒隔绝的企业,最终用技术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等欣美加以“0”缺陷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日本、韩国相关审核和获得欧洲药品适应性证书的鱼油生产商,距离尤洪雨和团队萌发梦想已过去10多年。

“游”到四川的深海鱼,从此蝶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游”向8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在全球众多知名保健品厂商的采购名单中。

把“迭代”变成动态 突破天花板,迈上价值链高端

凭借鱼油提纯“绝活”,欣美加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随着出口业绩激增,欣美加成为什邡市的纳税大户。

鱼油出口做到全国第一,是不是从此高枕无忧了?尤洪雨说,这个行业是“靠天吃饭”。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增高,影响金枪鱼、凤尾鱼的产量和品质,“就怕产能吃不饱。” 

目前,欣美加的原料鱼油精制能力达到每年3万吨。特别是二期项目建成智能化产线后,产能是传统工艺的7到10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秘鲁渔场喜获丰收,欣美加已经完成夏季原料的进口,让团队松了口气。

尤洪雨喜欢使用一个词——“迭代”。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10亿元,其中85%为出口收入,而出口额的20%由药品级鱼油贡献。药品级鱼油对纯化技术、质量控制等有着严苛的要求,代表了鱼油行业的天花板,其价值是食品级鱼油的3到4倍。做过贸易的他养成了敏锐的嗅觉,随时留意相关医药企业的需求和动向,以期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提高药品级鱼油的贡献比。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动荡。北美市场对欣美加极为重要,4月份公司几乎没有对美出口。随着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欣美加逐步恢复北美市场出口,有些客户迫不及待弃用海运改用航空运输。在此背景下,上半年欣美加鱼油出口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殊为不易。

创业20多年,尤洪雨最看重的是人。拥有技术壁垒和不断储备新技术的企业可能被“挖墙脚”,对此,欣美加采取了3个做法:核心员工持股,共享企业发展红利;不录用亲属,避免成为“家族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希望企业是充满活力的鱼,“游”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