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什地镇二圣宫社区收到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一笔一划字迹工整。
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是二圣宫社区4组83岁的老人徐万凤。老人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她数十年的追求,如今83岁了,鼓起勇气递交申请,只为圆人生最后的梦想,不留遗憾。
眼前的老人,银发苍苍,但脊梁挺直,耳聪目明,思维清晰。20多年前徐万凤从教师岗位上退休,闲来侍弄花草,写诗谱曲。老伴吉发昌爱屋及乌,便在院子里开辟出淤泥地,专心为她栽种睡莲,醉心其间。2017年,吉发昌研究出用叶片培育睡莲的新方法还申请了专利。
两位老人晚年虽衣食无忧、恩爱美满,心里却一直藏着一个心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年前,当时已经80岁的吉发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在他的鼓励下,徐万凤也终于鼓足勇气,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是我始终如一的追求。”徐万凤说,她生于穷苦人家,父亲运煤,每日早出晚归,一身汗渍和煤渣,却只能换来一升玉米面,一家人勉强果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日子越来越好了,现在,丰富的菜篮子滋润着好日子。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在“5•12”特大地震后,八方援建,全国各族人民爱心汇聚,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让两位老人更加强烈地祈盼着有朝一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风雨兼程,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两位老人也行动起来,想为党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吉发昌找来纸板用白纸作底,两位老人用毛笔写下对党的祝福,再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报纸细心整理,小心张贴,做成展板,供大家参观,回顾党的历史。
徐万凤发挥自己曾当过教师的特长,撰写了诗集《心声》,献给党的百年华诞,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传给后辈。
《心声》共四章,记录了几十年来国家翻天覆地的巨变。在其中一篇《夕阳颂》中,她写下了“如今家乡变美丽,百姓生活有保障,如今我已八十余,日子过得甜如蜜”的字句。
4月13日参加什地镇“最美五老”座谈会后,徐万凤深受启发,加入中国共产党,汲取更多营养,让人生最后一步走得更加踏实的想法愈加强烈,她跟老伴说“我觉得党组织在向我招手,我要写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老伴的支持和陪伴下,她用了一周的时间反复修改、打磨,一笔一划认真完成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一千多字,字字真诚,句句动情。“这是我始终如一的追求,希望党接纳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我此生便再无遗憾。”
虽然已经83岁,但老人一心向党的初心却未曾改变,老人的精神为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矢志不渝的信仰。(达川宣传部)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