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绵竹:守护一座城 温暖城中人

发布时间:2021-05-20 13:39: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5月17日一大早,绵竹市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就排起了长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市民有序登记,分批接种。从当初的观望态度到如今踊跃接种,是全市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岗位,全力为接种群众做好服务的缩影。据悉,截至目前,绵竹市已累计完成接种5万余人次。

“累!但值得!”

“请大家出示健康码,保持1米间距。”5月17日上午10点,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佩戴口罩,有序在入口处排队等候。紫岩街道工作人员刘贵生手持大喇叭,耐心地向市民宣传接种流程及注意事项。

自全市第九批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接种群众逐渐增多,刘贵生和同事工作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像这样的叮嘱,他每天要重复上百次。“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接种,我觉得再累也值得。”刘贵生说,为保障群众有序接种,紫岩街道对当前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将工作细化,责任到人,全面做好此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宣传、动员、登记、统计。

“婆婆,你进行了登记没有?”上午11点,市体育中心疫苗接种点迎来接种高峰,面对上千名群众排队接种,城东派出所辅警刘贵龙一边在外围维护秩序,一边帮助老人扫码登记。在大家的努力下,市民有序进出,刘贵龙趁机在现场做起了反电诈宣传,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

在原市委党校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为避免接种人员排队混乱、等候时间过长,迎祥社区工作人员李福森贴心地摆好板凳,让接种群众有序落座。“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们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早日完成接种。”居民赵崇彪说。

“体力、精神的双重考验”

5月17日早上7点30分,市第二中医医院医生李杰提前到达市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他戴上口罩,将工具箱摆放整齐,开始了当天的预检工作。

“过去接种过哪些疫苗,有无不良反应?”上午9点,预检登记处已排起长队,李杰一边为患者测量血压,一边了解接种群众家庭病史。期间,一名男子血压偏高,李杰耐心做好解释,并引导他坐下休息,进行第二次测量。

“作为接种疫苗前的第一道关口,我们必须仔细排查出不能接种人员,确保大家的安全健康。”上岗前,李杰和同事进行了专业培训,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序推进。为了动员村民积极接种,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奔波在街头巷尾,耐心地为群众答疑解惑。

“不用紧张,放轻松。接种完疫苗后,留观半个小时。”看到前来接种的年轻女孩眉头紧皱,正在为她接种的医护人员杨建萍耐心开导。确认接种人员信息后,她从身后的医用冷藏冰箱取出疫苗,电脑扫码、消毒、接种,动作连贯麻利,仅用一分钟就完成了一个人的接种。

中午12点10分,在原市委党校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板桥医院护士麻宇扒拉几口饭后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完成一次接种不难,难的是面对大量的接种者,这是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由于穿着隔离服,室内温度又高,麻宇的额头上全是汗水。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她已经为近100人进行了接种。为了减少群众等待时间,麻宇几乎不喝水,也尽量不上厕所。“虽然很辛苦,但看着每天的接种人数都在上涨,我们心里很有成就感。”在麻宇心里,当前正值全市防疫关键期,她和全体医护人员要用速度和质量与时间赛跑,为广大市民搭建起安全有序的疫苗接种堡垒。

“感动是坚持的动力”

下午5点,在剑南春职工之家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志愿者肖明飞正帮助接种疫苗的老人扫码登记。“我们主要工作就是维持现场秩序,耐心解答各种问题,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很高兴。”他笑着说道。

来到市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身穿红马甲的30余名志愿者穿梭在咨询台、接种区、留观区等各个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温馨服务。晚上9点,最后一名群众完成接种后,张智浩在原地活动一下筋骨,转身投入场地清扫工作中。“虽然工作时间很长,但很多市民离开前都会说一句‘谢谢,辛苦了’,这让我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由于最近接种人数众多,为了维护好秩序,张智浩除了吃饭基本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

“从登记到留观,每个阶段都有志愿者进行提示指导,十分方便。”对于志愿者们全程的服务工作,不少群众都觉得很贴心。据悉,为保证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广大青年志愿者们迅速到岗,轮流参与到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工作中,不仅缓解了工作人员们长久以来的辛劳,也为接种点带来了更加周到完善的服务。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