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报道)自开展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以来,接种新冠疫苗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为了让群众尽快接种到新冠疫苗,离不开等苗、接苗、验苗、分苗、送苗的护“苗”人辛勤付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夜幕下的达川疾控护“苗”人。
为保证各接种点每天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群众尽早接种上新冠疫苗,疫苗的分发和配送工作几乎都在夜里加班加点完成。
5月22日的凌晨1点,夜空还下着蒙蒙细雨,达川区疾控中心后勤科张学滔和冷链车驾驶员李斌等护“苗”人在单位门口集结,整装出发,赶往达州市疾控中心准备接收还在运输途中的新冠疫苗。
凌晨1:30分,终于等到了从北京来的冷链车,达川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加入疫苗搬运的队伍,一箱箱疫苗经过达州市疾控中心疫苗冷库工作人员查验、入库后,开始发放。
凌晨2点,达川区疾控中心“护”苗人领苗完毕立即赶回达川区疾控中心。此时的“护”苗人成了“搬运工”,将疫苗从一楼搬到三楼的疫苗冷库,由冷库工作人员立即对疫苗进行查验、入库。
“为了确保每一支疫苗都是全流程可追溯,疫苗的验收的过程远不止确认数量那么简单,要核查冷链温度记录,要核对入库的数量和市疾控中心在系统分配数量、批号等信息是否一致才能入库出库,否则是不能配送的。”区疾控中心疫苗冷库工作人员郝晓玉说。
凌晨3点,护“苗”人再次当起了“搬运工”,将入库查验后的一箱箱疫苗装入冷链车。正在一起装苗的驾驶员李斌说:“从接车运输疫苗开始到现在每个晚上基本都没好好睡过觉,有苗我们就赶紧往下送,虽然配送疫苗都在深夜很辛苦,但想到能够保证第二天接种点的正常接种,再累也值得”。其实,达川区疾控中心还有很多人和李斌的心情一样。
当配送完最后一批疫苗到达接种点时,已经是凌晨的6点钟,在回城的路上,张学滔接到了妈妈的电话,问她到哪里了,叮嘱她不要再吃方便面,已经在家给她煮好了包面在等她。
为了早日构筑全民健康免疫屏障,达川区疾控中心的护“苗”人,放弃了休息,不管白天黑夜,风里雨里,一直都飞奔在夜幕下的“护”苗路上。自达川区新冠疫苗接种以来,区疾控中心已经完成了14万余支新冠疫苗的配送。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