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种地很简单,除草、打药、翻耕、浇水等等都是些体力活,辛苦一年还只够解决温饱,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咯”……高投入低产出,导致如今越来越多农田荒芜。为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在四川省隆昌市金鹅街道,一场名为“旱改水”的行动正在进行。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平整田块,一块块整齐的良田已渐渐成型。
旱改水,为何要改?
隆昌以丘陵地貌为主,境内主要为旱地耕种且布局零散,大多靠天然降水种植农作物。遇到干旱,辛苦的劳作就会付诸东流。“耕种条件不好,无论是自己种还是租给别人效益都不得行,村上的地也慢慢荒了不少”。旱改水项目就是将旱田改成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良田。
旱改水,要怎么改?
旱改水不是走“过场”。隆昌是全省首批3个“旱改水”试点县(市)之一。在通过对水资源、土质等实地考察后,最终选定金鹅街道原光华、蔡家、东风、三龙、界牌5个行政村为试点村。将零散的田地连成一片、平整土地,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修建灌溉渠与泵站,一改传统灌溉方式,让水源在田间地头“活”起来,对田间道路进行修整,解决农业生产、田间运输等交通问题。据了解,项目建设规模为9588.55亩,旱地改水田面积438.15亩,总投资3395.63万元。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65%,预计今年7月底竣工。
旱改水,效益如何?
“这些田块以前都是旱地,高低不平,长满了杂草,根本没办法种地”。如今,约700亩的水田已插上秧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旱改水项目的实施,让低产出的旱地“饱满”起来。待到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耕地指标405.855亩,新增水田指标551.844亩,新增粮食产能72.56万公斤。
现在走进“旱改水”改造区,一块块水田整齐排列,一条条水泥浇筑的机耕路纵横交错,灌排渠整齐规范、流水畅通。土地不再荒芜,农田散发生机。(隆昌融媒)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