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胡雪岚)为做好今年大春生产形势分析,7月29日至30日,内江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内江调查队、市气象局召开全市大春生产形势分析流动现场会。
参会人员分别到各县(市、区)大春生产现场点,实地察看大春作物长势,各县(市、区)分别汇报了今年大春粮、油、果、茶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形势,重点分析了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红苕等大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预计情况,分析气象条件和自然灾害对粮经作物生产的影响,预测粮油果蔬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形势,并对各地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探讨和交流。
为保证今年大春生产增产增收,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重点从播栽面积、撂荒地治理、优质品种推广、农技推广及防灾减灾上下功夫。在隆昌益和禾粮油作物家庭农场,无人机直播的稻田和机器移栽的稻田密度均匀适宜,水稻直播无人机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亩,既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据隆昌胡家盘石蔬菜生产基地业主介绍,蔬菜重在技术管理,其基地蔬菜纯利润在2000至3000元/亩,其种植的丝瓜和冬瓜,四月就已上市,将持续卖到11月。今年,内江市大春生产形势整体向好,播栽顺利,农技推广扎实,病虫为害轻,气象条件利于大春作物生长发育,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可望丰产。当前,大部分水稻相继进入蜡熟期,田间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秆直不起腰。进入收获期的玉米,颗粒饱满圆润,掰下的玉米棒,又大又长。据威远县进行的25个玉米品种试验,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该县国调队在龙会镇测产的玉米最高亩产达到600公斤。
下一步,内江市将继续强化农技推广,积极做好大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做好大春作物的收割和晾晒,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全力抓好晚秋生产工作的落实,筑牢农业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