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梁冬妮)夏季气候炎热,工程运输车超限超载、违规飘洒遗落等问题容易导致扬尘造成大气污染,诱发交通事故。7月以来,资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紧密结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要求,强化工程运输车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助推大气污染防治反弹攻坚工作,全力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狠抓责任源头,加强行动部署
资中交警大队针对辖区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易发时段、区域和施工工地分布等情况,大队详细摸查,摸清辖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工地、建筑工程材料重点源头单位,建立基础信息台账清单。联合城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深入运输企业,摸底排查辖区企业、车辆、驾驶人底数及安全隐患,建立信息台账。对今年以来本地工程运输车通行证审批发放情况进行检查,梳理审查全市工程运输车基本情况、运输时间、通行线路情况,对排查发现车辆、驾驶人资质或行驶路线存在的问题,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约谈相关责任单位等方式,督促限期整改,确保车辆、驾驶员状态正常,行驶线路和运输时间安排安全合理。强力开展排查,治理源头隐患
资中交警大队认真分析渣土车等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特点规律,有针对性部署勤务,保持对工程运输车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将城区工程运输车违法多发的道路纳为重点路段,以夜间为重点时段,开展集中整治。对整治中发现的工程运输车违法多发、事故多发形势没有明显好转的重点道路,实行挂牌督办、集中攻坚、限期治理,并定期轮换管控整治重点,扩大整治行动覆盖面。对名下车辆事故多、违法多的企业,采取缩减证件有效期、收回通行证、不予或限制核发通行证等措施倒逼限期整改。
加强协同作战,提高治理成效
资中交警大队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主动与城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接,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开展上门检查、流动执法,集中查处违法乱象。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与住建、城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共同督促重点企业、车队落实重点车辆动态监管要求。梳理工程运输车不按规定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故意遮挡号牌或者污损号牌、闯红灯、闯禁区、超速、超载、非法改装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将有关违法和事故情况抄送住建、城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促请加强对建筑工地、货运重点源头单位、运输企业管理,对违法事故多的货源单位和运输企业实施联动惩戒。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资中交警大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安全宣传,通过以案说法、安全讲堂等形式,及时向企业责任人、驾驶员作出安全警示提示。通过广播、电视、双微等主流媒体和载体,广泛宣传报道整治工作情况和成效,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利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监督,引导舆论关注和支持;使用“红黑榜”制度,将交通违法多、交通事故多的工程运输车及所涉企业推送各类媒体平台,向媒体曝光问题企业。
今年7月以来,自重交警大队共走访施工单位3家,运输企业2家,查处大货车、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589起,其中超载118起。改型76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259起,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
责任编辑:郭远乐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