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情怀

公田村:依托产业走好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2-03-22 16:44:1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通讯员李社庆 宁建华)3月的灵官殿,寒冬刚过的山里还略带凉意,而在公田村却是另有一番景致,青山绿水相映,民居错落有致。通村公路被葱郁的树木夹在中间,公路两旁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妍,吐着嫩芽的葡萄树修剪得整整齐齐,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边。清澈的河水尽情地流淌,桥亭上坐着休闲谈笑的村民。这里的一切,无处不展示着公田村正奔向幸福与小康。

从旧村到新居,从农民到股民,从资源“沉睡”到活力彰显,公田村的村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谋“变”谋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邵东市灵官殿镇公田村座落于风景怡人的同乐坪水库下,全村10个村民小组,658户共1896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600亩,农用地面积800亩,主导产业发展有黄桃、葡萄各320亩,双季稻260亩,单季稻180亩。通组通村公路8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处,长峰岭石子亭革命烈士墓地一座。

作为一路上走过来见证了公田村“蜕变”的见证人,对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大家发家致富,村民们个个有目共睹,对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获得的荣誉如数家珍。

2005年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连续获得湖南省环境卫生先进村,连续多年获得邵阳市、邵东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2019年获得市美丽乡村称号,连续多年获市种粮先进示范村、2021年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村民们选出新支书

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村民们把在部队当了10年兵,退伍后在省城长沙自主创业,在村里人缘关系好且颇具威望的罗益平选出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支书就意味着放弃几十万一年的收入。亲人和身边的朋友都劝罗益平不要回去。为了让公田村的乡亲们早日富裕起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与富饶。他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回到家乡,他说:“镇里领导和乡亲们信任我,我愿意为大家服务”。

就这样,罗益平放弃了丰厚的收入,回村当起了“九品芝麻官”。

上任后,罗益平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迅速理清自己的思路,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村、文化、休闲旅游为载体,依托青山绿水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与生态、产业、文化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俗”的乡村振兴之路。

提高村民满意度

近几年,公田村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立足民生需求,努力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田村在发展主产的同时,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村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里修建的这条河道有2公里多,加上河道上修桥及建凉亭,村里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指着河道,村书记罗益平娓娓道来。

据介绍,公田村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2021年,硬化通组公路3.5公里,打通修好“最后1公里”。如今,共完成通组通村公路硬化 15.2公里,并对道路两边进行了亮化,共安装路灯共215盏,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见路灯”。去年,又对路灯进行了完善,对全村路灯亮化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维修,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3800米,让全村群众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维修山塘5处,新修水渠1500米。完成危房改造3户,让危房户住进了安心房,目前,该村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村卫生室,建起了篮球场,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还新建了垃圾池一个,在村民聚居点配套放置垃圾桶,极大缓解了垃圾存放点堆积的压力。

产业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基。

2021年,公田村被确定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个“省”字号的荣誉,开启了该村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吹响了乡村振兴发展的集结号。

经历了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公田村立足精品产业促发展,栽上了鲜美的黄桃、葡萄,宜居宜业的优美环境吸引了村民回乡创业。公田村也正依托邵东市“东大门”区位优势,闯出一条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之路。

公田村通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狠抓粮食生产,做活“土地文章”等举措,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产业兴旺是关键, 公田村的村干部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

公田村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发展理念,加强产业振兴,探索建立了“村委会+基地+农户”分红模式。

于是,公田村在保持原有双季水稻180亩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黄桃、葡萄的种植,2021年,在原有260亩的基础上,又扩展黄桃基地60亩,打造精品水果之路。与此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实施农产品+优质产业提升行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鼓励村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拓展增值增效空间。

“黄桃基地已带动附近几十个村民就业,一年下来收入十分可观,人均收入可达3万余元。随着产业链加粗加长,将有更多村民和我们一起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罗益平满怀信心。

“这个集旅游观光、特色水果采摘、特色种植、花卉观赏、有机农业于一体的生态基地,是公田村推进绿色产业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镇文化站退休干部宁建华说。

唱响红色主旋律

如何依托红色资源传承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坚韧的作风,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公田村在不断努力。

发生在1949年9月13日至16日的衡宝战役(又称中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中南地区的首次大战。当时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35师孤军深入,临时指挥设在公田村华公祠。战斗中,近千名解放军战士血染沙场,献出了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

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当地人为烈士陵园修缮立碑,扫墓除草,更有众多红色志愿者奔忙走访,搜集红色故事,为烈士寻亲。

为缅怀先烈,坐落在该村衡宝战役烈士陵园已修缮得初具规模,被邵东市、邵阳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全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衡宝战役邵东市135师华公祠临时指挥所”成为省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该村的“衡宝战役135师华公祠临时指挥所”旧址的复建工作也已启动。同时,公田村也在积极搜集散落于民间的战时物品,清点红色“家当”。

公田村的变化,是灵官殿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站在乡村振兴新的起点上,公田村正以昂首阔步的姿态和砥砺前行的毅力,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村民生活更有品质,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