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情怀

邵东市界岭铺村: 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5-25 10:22: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李社庆 通讯员宁建华 李琳)青松翠柏,缅怀英烈。5月22日,湖南邵东市灵官殿镇界岭铺村新修建的烈士陵园内,村支部书记刘新中和村干部正对园区纪念碑、烈士墓、松柏树周边地面进行培土,整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今年以来,前来界岭铺村祭奠衡宝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时,大家惊奇地发现,整个陵园环境干净整洁,新修建的纪念碑、排列有序的烈士墓、添置的宣传标语牌等让人耳目一新,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原来,这些变化都是村支书刘新中和全村人的功劳。

界岭铺村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与衡阳市的祁东市相邻,是一个合并村,村里有农户526户1828人。以前村里社会治安比较乱,矛盾纠分不断,上访户多,村干部为处理矛盾纠分总是伤透了脑筋。

刘新中从小在界岭铺村长大,后来外出创业,由于人实在,能力强,事业小有成就。2021年,村“两委”换届,刘新中在全村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回到村里挑起了村支部书记这个担子。

灵官殿镇红色文化丰满而厚重,生动而鲜活,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有着强大的力量,是团结民众、汇聚民心、唤起民气的一面旗帜,是克服困难、扛起担当、赢得胜利的思想武器,在提振信心上、在激励斗志上发挥积极作用。

刘新中上任后,心里首先思考的是要改变村里的面貌,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必须得凝聚全村人的心。刘新中发现,村民们对英烈十分崇敬,对修建烈士陵园呼声很高。特别是清明节前后,前来祭奠烈士的机关干部、人民群众和学校师生络绎不绝,应接不暇,于是萌生了修建烈士陵园,为革命教育基地添彩的想法。刘新中与村里干部合计,向镇里领导汇报,决定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展开界岭铺村乡村振兴新蓝图。

通过前期摸排了解,界岭铺村全面掌握了辖区内需要整修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并从2021年起正式启动修缮工作。修缮范围不仅涵盖上山公路、烈士陵园小型广场、纪念碑、陵园简介宣传栏、烈士墓以及陵园周边绿化等设施,零散烈士墓整修迁葬也是本次系统性修缮的重要内容。

没有资金,刘建中带头捐款10000元,又垫资近9万元。在他和乡贤的带动下,村里村民、残疾人、五保户涌跃捐款,共捐资17万元。没有图纸,他就和上级部门商量设计施工方案。短短数月,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五十二座烈士墓蜕变成一座小巧精致的烈士陵园。新建的烈士陵园初具规模,前来祭奠英烈的干部群众无不啧啧称赞。

“烈士墓周边原来是老百姓菜土,听说要修缮烈士陵园老百姓都很支持。”该镇文化站原负责人宁建华介绍,修缮烈士墓在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便后人祭扫、传承革命先烈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历史记载,衡宝战役在灵官殿地区打得空前惨烈,因为四野一支部队孤军突进,被桂系四个精锐师包围在灵官殿地区,时任四野总指挥林彪亲自指挥,孤军深入的四野135师利用灵官殿有利的地形和当地百姓的支持,将桂系主力死死粘住,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敌人的反包围,一举歼灭国民党最后一支留在大陆的完整军事力量,奠定了解放华南和大西南的胜利基础。虽然大胜,但解放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据史料记载,衡宝战役中解放军共伤亡5000余人,仅在灵官殿,埋有英烈遗骸的墓地就达30多处,共安葬衡宝战役期间牺牲在这里的英烈1000多名。

新建的烈士陵园,排列整齐的绿化树,巍然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和整齐排列的烈士墓碑,使陵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清净。同时,对进一步推动红色革命历史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告慰烈士英灵,安慰烈士亲属,推进邵东市双拥模范城市建设,增强社会稳定和团结,激发广大群众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