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闯新路求发展:记脚踏实地的内江十中人

发布时间:2021-11-05 16:13: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卢宁)教育改革尘埃落定,各路媒体寻声而行。中国报道社会纵横栏目最近无意间在与几位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说,他们的孩子所在的农村中学,早就开始了特色办学的探索,我们感到难以置信。通过调查、了解、核实果真如此,进而了解到,这种教改学生非常喜欢,家长得以松绑,社会一致好评。这所学校就是位于中国新闻巨臂范长江纪念馆所在地的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中学。其实,我们对这所学校本不陌生,可他们向来做事低调,网上也少有他们的消息。今天检索到一部该校的短视频《四川内江十中随拍,您的母校变化很大,还是您的万水千山吗? 》这是一部现实十中的音诗画,反映了学子对母校的热爱和无尽的眷恋,我们感到有些感动,请大家分享后,再来一睹我们编辑的图文,走进四川内江十中。

作为一所农村高完中,八十年发展历程走到今天,出现举步维艰的不争现实。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今天的内江十中人手中,大家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着辉煌历史的内江十中(原田家中学)不能在我们手里走到尽头。2014年,校长孙荣虎到四川内江十中上任后,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不断探索特色办学思路。五年过去了,学校逐渐焕发生机和活力。学生有成就感才有教育质量的提升。孙荣虎最初提出艺体特色办学方向,主要是基于学生文化成绩上的不足,他说,我们还按老样子只注重高考学科的文化教育,十中是没有出路的。于是由最初开始的“降重心、降难度、少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探索,到文化课与专业课(音乐、美术、体育、舞蹈)并重,延伸到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而开始的社团建设(文学、书法、摄影等),后来又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利用知心慧学提分宝的大数据分析,再到解决英语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学校又开展了日语课程教学。一步一步走来,到2020年高考,学校艺体上本科线59人,艺体文化双上线并顺利被本科院校录取共28人,考上211大学(合肥工业大学)1人,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的公费师范生5人,考入四川音乐学院3人,还有考入云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华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生。

学生积极健康方能显出青少年本色。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中学生使用手机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让学生找到更多兴趣爱好,能更加积极健康学习生活,成了学校一个重大课题。2014年开始,学校重拾家访,老师走进学生家庭,关注关心学生全方位生活成长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邀请德育专家老师讲课,分批次安排学生家长接受培训学习。申报省级课题《心理资本理论视野下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对学生信心、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的积极研究和培养,让学生不断认同自己,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快乐学习成长的合理方式。2020年学校又积极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建立内江十中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学校师生积极健康生活创造了更良好的条件。

学校硬件提升是增强师生活力的源泉。环境育人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一所学校不改善办学条件,师生员工生活就没有变化。小到教室空调的安装、灯光照明的升级换代、旗台旗杆的更换、厕所的改造等,大到学生桌椅的更换、学生床的更换、学生食堂的新建、塑胶运动场的改造、综合教学楼的修建等,逐渐美化和亮化的校园环境,让师生充满了对工作和学习的激情与活力。

一个学校,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作出调整,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学生就有成就感,学校才有更大出路。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