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举行2018年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习
发布时间:2018-11-15 22:22: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1月15日佛山市在均安七窖大桥水域举行2018年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习,此次演习由佛山市水上交通(溢油)应急指挥中心主办,佛山海事局承办,佛山市人民政府指导,府顺德区水上交通(溢油)应急指挥分中心协办,佛山海事局,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环境保护局、卫生计生局、水务局,佛山航道事务中心,佛山蓝天救援队、三水港清公司、顺德昌力清污公司、容奇水运公司、顺德辉腾水运公司等11家单位代表共170余人,27艘应急救援船艇参与,阵容庞大。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荣堂,佛山海事局局长李绍贤副局长林文珊等20多个领导嘉宾在总指挥部出席观摩了演习活动。
佛山市处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河网密布,水上物流发达、便捷,辖区船舶流量、水上货物运输吞吐量不断增长,船舶触碰桥梁、渡船失控、船舶溢油等险情事故时有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水上应急救援的快速、高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水十条、河长制以及平安西、平安北江建设的实施要求,为提高水上搜救机构、专业救助和社会化救助力量的联动协作水平,提升水上人命救助、船舶救援和水域防污应急处置能力。
11月15日9时许,VHF甚高频中传来呼叫声: “顺德海事,顺德海事,我船走锚失控,现与一船舶发生碰撞,他船沉没,我船有碰撞七滘大桥可能,请求救助……”,呼叫打破了佛山市顺德区水上交通(溢油)应急指挥分中心的宁静。指挥分中心马上作出应急处理。
演习预设容桂水道佛山顺德新港对开水域,模拟一艘货船失控,与一停泊货船发生碰撞,碰撞造成停泊货船翻沉,船上人员全部落水失踪,失控货船继续向下游漂移威胁七滘大桥安全。事故发生后,佛山市水上交通(溢油)指挥中心立即通过广东智慧海事平台系统,与现场联动核查事故险情,并根据事故等级启动《佛山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过市区两级联动、桌面推演会商,水上交通管制、应急拖带、及时人员救生、溢油处置、沉船打捞、事故调查等科目工作有序展开,有效防止了水上溢油和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演习达到了检验预案完整性和适用性,检验体系建设合理性和运行效率,检验信息传递时效性和精准性,锻炼队伍、交流技术、提升能力的预定目标,展示了信息化应用和高科技装备等现代化手段,为佛山地区水上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管理提供了示范。
近年来,指挥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佛山辖区设置应急拖轮值守服务。从2016年开始,此项服务从定点限时值守变更为全年戒备、精准值守,满足船舶险情的救助需求。
新方法,新科技新亮点 为打捞救助插上“腾飞翅膀”
近年来,随着浮筒和大型浮吊船的出现,在沉船打捞时一改传统的打捞技术,更多的采用了综合打捞法,即在打捞过程中不仅要用浮筒,还要借助沉船内浮力,同时封舱抽水,并用浮吊协助吊浮。综合计算船型、沉船深度、沉船浮力、水域水文、吊索角度等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打捞法,减少了水上作业时间,对不同类型、不同水深的沉船也能应付自如。东方之星沉船打捞工作便采取了综合打捞的方法。
执行人命搜救任务的有海事除了海事力量和佛山蓝天救援队。整个科目演练,除了利用快艇搜寻这一传统搜救方式外,还运用了先进的高科技辅助设备——无人机和救生机器人。正是通过无人机的高效搜寻,和救生机器人的高效救援,现场人命救助工作才能更加有效率。水下机器人,它携带有摄像设备,能第一时间向水上、岸上救援人员回传水下实时画面。在今年10月刚刚发生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中,救援人员就是利用水下机器人,对江底的公交车进行了前期的勘察,为后续的打捞工作提供了支持。本次参与救援的蓝天救援队快艇上还配备了声呐探测设备,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溺水者进行探测、定位,有效缩小了救援范围,提高了人命救助的效率和精准度。(赵聚祥)
责任编辑:黄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