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7月14日,人民网发表题为《内江市东兴区:天冬花开产业旺 乡村振兴幸福来》的文章。该文主要介绍天冬花儿在广阔的东兴大地上娇艳盛放,东兴区正不断深入开发道地药材内江天冬的历史文化内涵、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提升内江天冬知名度,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勤劳勇敢的东兴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5万余亩郁郁葱葱的天冬,以此增收致富,建设幸福美丽家乡。
“天冬花儿开,花开心也开,青山绿水东兴美,天冬之乡一起来……” 这是歌曲《天冬花儿开》中的歌词,是中国天冬之乡内江市东兴区的形象歌曲。正如歌曲所传唱的,天冬花儿在广阔的东兴大地上娇艳盛放,勤劳勇敢的东兴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5万余亩郁郁葱葱的天冬,以此增收致富,建设幸福美丽家乡。
7月13日召开的中共内江市东兴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保持定力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着力加快天冬等农产品工业原料化进程,大力发展“甜品”“甜饮”,构建以天冬为主的东兴特色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
东兴区正不断深入开发道地药材内江天冬的历史文化内涵、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提升内江天冬知名度,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
粮经复合,强管护助力丰产丰收
7月,正是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也是各种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易发、高发期。在椑木镇中山村和游家坝村的天冬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高粱和天冬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一垄一垄如绿浪般向远方延伸。这正得益于村民扎扎实实的夏季田间管理。
在田间见到负责人张甫强时,他正在实地查看天冬和高粱套种的苗情,针对病虫害、土壤肥力和墒情等问题,给村民安排布置应对的措施。“天冬应该加强水分管理、遮阴管理,加强田间除草、施肥等方面的管护,这样天冬长势才会更好。”
为了在炎炎夏日为农作物解渴,基地还出资建造了喷灌系统,足够覆盖5000多亩田地。
张甫强介绍,“目前,我们在椑木镇游家坝村和中山村共种了天冬5500亩,套种高粱5000余亩。高粱已经结籽,9月份开始收获,预计产量可达到1000吨。”
为充分挖掘天冬产业的经济效益,基地除了套种高粱,还在天冬田间套种了甜糯玉米200亩、花菜150亩、胡豆150亩,可年收甜糯玉米80吨、花菜50吨、新鲜胡豆6吨,套种作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收获期天冬产量可达2.2万吨,预计产值达1.1亿元。
效益显现,深加工提高天冬附加值
近日,在白合镇报恩寺村,内江市稔雨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萍行走在郁郁葱葱的天冬田间,观察着天冬的长势。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她下地的热情,掩不住的笑容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好收成。
“这片地种有120亩天冬,是东兴区第一批即将收获的天冬!”周萍说,“10月份就可以采收了。以现在的状态,每亩产量能达到4至5吨鲜天冬,按照现在的行情,亩产值有3万元左右,全部收益有360万元左右。”
周萍已经算好了经济账,“除去前期投入,我们的净利润差不多有5成。”良好的收益让她看到了更大的机遇,周萍还投资建设了天冬烘干厂,为医药企业提供加工后的原材料。“计划投资200万元,目前厂房正在建设。”她说,“厂房设计占地有1100平方米,日产干货2吨左右,日产值可达10万元。”
而与周萍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郭北镇青台村党委书记汪东海。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是东兴区最大的天冬种植基地之一,种植天冬近5000亩。
“天冬是青台村的主导产业。”汪东海说,“今年,我们正在大力发展天冬加工产业,投资建设了天冬加工基地,进一步提高天冬附加值,为村集体增收。”
据介绍,青台村的天冬加工基地占地15亩,总投资近800万元。其中厂房内的天冬加工流水线国内专业人士设计建造的,较为先进。这条加工流水线可精加工天冬,以制作天冬蜜饯、天冬膏、天冬饮片等产品。
“现在实装已经有1条了,可日产天冬产品1万斤,即将准备投产了。”汪东海说,3条流水线全部实装后,青台村天冬加工基地年产值可达到3000万元。
再登西博会,天冬产品持续”走俏“
“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美容养颜……功效可多啦!”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种植技术总监李方平的讲解声在内江综合展示馆内回荡。
展位前,李方平指着绿油油的天冬苗,不停地向参观人员介绍道地中药材——内江天冬。“据文献记载,内江种植天冬有1400余年历史。《神农本草经》讲天冬“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天冬功效多,有镇咳、治痛风、润肠通便、降血糖等作用。”
听着李方平的介绍,参观人员纷纷将目光移至展台,天冬膏、天冬酒、天冬蜜饯、天冬面膜……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映入眼帘。得知内江天冬已渗入药品、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领域,大家纷纷赞叹:“不愧是中国天冬之乡!”
而产品的丰富,得益于东兴区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确定了天冬加工的中药材原料及制品、保健品,饮料、饼干等天冬食品系列,洗护美妆系列,高端萃取系列等产品发展方向。同时,东兴区突出产研建设融合,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东兴区中国国药集团、华润三九药业等知名研究所及企业合作研发天冬产品,目前已成功研制以天冬为原料的特色蜜饯、美容保健品等产品40余个。
“天冬抗皱颈霜、天冬育发精华液、天冬护手霜是我们新研发的产品,在淡化颈部纹路、紧致皮肤,改善多种原因引起的脱发、斑秃,缓解手部肌肤粗糙、干燥现象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很受顾客青睐。”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东兴区以天冬深加工为抓手,鼓励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天冬蜜饯、天冬膏等“甜品”产业,培育天冬饮料、天冬酒等“甜饮”产业,推动研发、设计、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配套建设,将逐步实现全链条发展。
“我们要充分发挥天冬资源优势,在道地药材保护、天冬标准种植化、天冬管护等方面下足功夫,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壮大本土中药材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原材料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天冬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说。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