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通讯员符华琼)这天,已经转到刑事条线工作许久的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的江法官突然收到了一条申请执行人的感谢短信,原来是当事人发信息时太激动了,把手机号里的1091输成了1090,这才机缘巧合地发到了她的手机里,是什么事情让ta如此激动呢?
原来是这样的——
2022年,申请执行人,也就是发这条短信的主人公陈某经朋友介绍前往4000公里以外的喀什,在被执行人梅某承包的工地上干活,在工程结束后,原本3万余元的工资,梅某却一直下差4000元不予支付。
陈某多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追讨无果后,无奈向人民法院起诉。
即使面对生效判决,梅某依然不予履行,法院在陈某的申请下开启了强制执行程序。承办执行法官符华琼在与梅某多次联系后,发现其偶然透露的一些细节表现并非所声称的无履行能力,而是有意拖欠。
见梅某“软的不吃”,符法官决定和他“来硬的”,随即告知他已被依法作出限制高消费令,且冻结银行、微信等支付账户。
“若还不履行,等待你的将是依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第二天,梅某便主动联系符法官表示已经把钱转到了银行账户,请法院扣划后将其账户解除冻结。至此,陈某等了快两年的4000元工资执行到位。
“法官大人,虽然只是几千块钱,但是我家里情况困难,这些都是血汗钱呀,不然我也不得跑几千公里去给他干活,为了这个工资我不知道给他打了多少电话,还好有你们法院、有法官,为我讨薪,谢谢了谢谢了......”
看到当事人的感谢短信,符华琼在法院工作群里感慨道:我哪里是什么“法官大人”哦,实乃小女子一个。群众的信任和期望,不能辜负呀。
4000公里虽远,为了我的家庭我也要去
4000元标的虽小,为了你的权益我们也要追!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